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言两语(一言两语)  拼音:yī yán liǎng yǔ
一两句话。指很少的言语。如:「他是个难缠的傢伙,别以为一言两语就能打发他。」《金瓶梅》第五五回:「我们随著员外,指望一蒂儿到底,谁想酒席中间,一言两语,竟把我们送与别人。」
分类:一两言语
《国语辞典》:愉愉呴呴  拼音:yú yú xǔ xǔ
容貌和悦,言语和顺的样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故卑身贱体,悦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
《国语辞典》:比手式  拼音:bǐ shǒu shì
因言语不通,故用手作出某些动作藉以沟通。《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像我们安徽省这些翻译,一听法国话,全成了锯了嘴的葫芦,到那时候,我还是和他比手式,还是不理他呢?」也作「比手势」。
《国语辞典》:比手势(比手势)  拼音:bǐ shǒu shì
用手作出某些动作,藉以代替言语沟通意念。如:「他在二楼上比手势叫我上去呢!」也作「比手式」。
《国语辞典》:哑戏(哑戏)  拼音:yǎ xì
一场或一片段不用言语的戏,与哑剧不同。
分类:片段言语
《国语辞典》:吓阻(吓阻)  拼音:hè zǔ
利用手段使人害怕而停止某种行为或言语。如:「公权力不张,即使是再多的刑罚,也无法吓阻犯罪。」
《国语辞典》:裹螺蛳(裹螺蛳)  拼音:guǒ luó sī
北平方言。轻佻的用言语打趣。
《国语辞典》:打猎鼓(打猎鼓)  拼音:dǎ liè gǔ
从旁用言语鼓动、应和。《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打著猎鼓儿道:『说的是。』」也作「敲边鼓」。
《国语辞典》:打窜鼓(打窜鼓)  拼音:dǎ cuàn gǔ
从旁用言语鼓动、应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郑贯打著窜鼓儿,巴不得杀了何正寅,他要权摄县事。」也作「敲边鼓」。
《国语辞典》:躲迷藏  拼音:duǒ mí cáng
1.一种游戏。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也称为「捉迷藏」。
2.比喻言语、行为拐弯抹角,使人难以捉摸。如:「请你开门见山的说好吗?少跟我躲迷藏了。」也称为「捉迷藏」。
《國語辭典》:左支右绌(左支右絀)  拼音:zuǒ zhī yòu chù
本指射箭时以左臂将弓撑直,曲右臂以扣弦。语本《战国策。西周策二》:「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后用以形容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窘况。《荡寇志》第一七回:「可怜祝永清是武职,爵位又不大,来的差官都贪赃,那里来的钱财,真弄得个左支右绌。」也作「左右支绌」。
《国语辞典》:辩冤(辩冤)  拼音:biàn yuān
用言语申诉自己的冤情。如:「如今众人都说我嫌疑最大,叫我何处去辩冤!」
《國語辭典》:自我解嘲  拼音:zì wǒ jiě cháo
以言语或行动解释、掩饰自己受人嘲笑的事实,以转移焦点或缓和气氛。如:「碰到难堪的事,懂得幽默和自我解嘲,能让人免于窘境。」
《国语辞典》:嘴贫(嘴贫)  拼音:zuǐ pín
喜用言语逗弄、亏损他人。《红楼梦》第五四回:「真真这凤丫头越发嘴贫了。」
《国语辞典》:咧子  拼音:liē zi
北平方言:(1)讥骂他人的言语。如:「骂咧子」、「拽咧子」。(2)背后骂人。如:「当面不吭声,只敢咧子他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