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缕一触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三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三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触者。笺难第一云,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
一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一缕一触)
八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身有所感触,谓之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谓之八触:一曰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也。二曰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也。三曰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也。四曰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动也。五曰冷触,俄而身如水冷也。六曰暖触,身热如火也。七曰涩触,身如木皮也。八曰滑触,身滑如乳也。考此八触发生之原因。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不知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怖,思我今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此依止观九,止观八无动痒二者,有软粗二者)。止观八曰:「八触者:心与四大合则有四正体触。复有四依触,合成八触。重,如沈下;轻,如上升;冷,如冰室;热,如火舍;涩,如挽逆;滑,如磨脂;软,如无骨;粗,如糠肌。此八触,四上四下,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又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又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滑;又入息顺水大而软,出息顺火大而粗。
【佛学常见辞汇】
将获得初禅定的人的身上所发生的八种感触,即一、动触,即在坐禅的时候,身体忽然生起颤动的现象;二、痒触,即身体上发痒,好像无置身之处;三、轻触,即感到身轻如云,好像在天空中飞行一样;四、重触,即感觉身重如山,不能移动分毫;五、冷触,即感到身冷如冰;六、暖触,即感到身热如火;七、涩触,即感到身如木皮;八、滑触,即感到身滑如脂。
十一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触有十一事。(参见:触)
千度触犯不舍离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不动尊之印明也。(参见:不动明王)
牛角一触
【佛学大辞典】
(传说)牛角一触袈裟而生于天也。文句记三中曰:「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诤,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中略)龙得一缕,牛角一触。」或作牛触一角。言牛触袈裟之一角。即死而生于天上也。
光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光明所照触之意。即谓佛之光明照被,亲触行者之身也。赞阿弥陀佛偈所谓:「蒙光触者离有无。」往生礼赞所谓:「蒙光触者心不退」是也。
有对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增语触而言。与前五识相应之触心所也。随所依之五根有对而名。俱舍论十所谓:「眼等五触说名有对,以有对根为所依故,有对触名从所依」是也。
妙触贪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贪之一。
【三藏法数】
触即触著,谓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触,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身分,作虫蛆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恶触
【佛学大辞典】
(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
普触礼
【佛学大辞典】
(仪式)谓众人一时触礼也,触礼者以坐具触地而三叩头也。
轻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触)
对触礼
【佛学大辞典】
(仪式)面面相对而礼拜也。
摩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学法女六法之一。接触男身也。
【佛学常见辞汇】
学法女六法之一。
摩触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波罗夷之一。(参见:波罗夷)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八波罗夷之一。(参见:八波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