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触角(觸角)  拼音:chù jiǎo
昆虫、节足或软体动物的感觉器官。生于头部两侧、复眼近旁的触角窝内,具有触觉、嗅觉、及听觉的机能,有丝状、鞭状、羽状等等。如虾、蟹的须,蜗牛、田螺头部上的软角。也称为「触须」。
《漢語大詞典》:奔触(奔觸)
犹奔突。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值大氛雾,咫尺不辨色,贼出不意,惊骇奔触,輒歼之。”
分類:奔突
《漢語大詞典》:激触(激觸)
猛烈触击。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他赶上一步去。四只红眼睛对了光,好像要在空气中激触,发出火花。”
分類:猛烈
《骈字类编》:夜触(夜触)
庾信谢赵王赉乾鱼启醴水朝浮光疑朱鳖文鳐夜触翼似青鸾
《漢語大詞典》:触搏(觸搏)
犹撞击。 晋 木华 《海赋》:“更相触搏,飞沫起涛。” 唐 王起 《浪井赋》:“沦涟不盈,触搏恆惊。”
分類:撞击
《漢語大詞典》:触尘(觸塵)
佛教语。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如坚软、燥湿等是。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触尘者庇如来之影,牵毛者荷师子之威。”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尘(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尘,接触的对象。佛教将心和感官接触的对象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指心所对的境)六尘。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尘,心就会充满著烦恼。南朝梁。武帝〈十喻〉诗五首之一:「楎睢变三有,恍惚随六尘。」也称为「六处」。
《漢語大詞典》:触恼(觸惱)
惹怒,触犯使之恼怒。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赵昂 ﹞故意将言语触恼 皮氏 , 皮氏 怨恨不絶於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只这一出,被他惊坏,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 李参军 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慢説媳妇受些冤枉谈论,便触恼了姐姐,随姐姐怎样,媳妇也甘心情愿。”
分類:触犯恼怒
《漢語大詞典》:触激(觸激)
相互撞击;冲击。 唐 柳宗元 《石涧记》:“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牀下。” 清 徐葆光 《上滩行》:“顺流虽云乐,触激无坚完。”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漢語大詞典》:触击(觸擊)
(1).撞击。史记·封禅书:“於是上使验小方,鬭棊,棊自相触击。” 叶圣陶 《夜》:“‘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衣袋里有铜元触击的声音。”
(2).谓相抵触。 章炳麟 《訄书·订孔》:“论语者晻昧,《三朝记》与诸告飭、通论,多自触击也。”
《漢語大詞典》:触羊(觸羊)
触藩之羊。比喻处于困境。 明无心子《金雀记·集贤》:“浮生若寄,何须着意奔忙;笑杀红尘客,行踪类触羊。”参见“ 触藩羝 ”。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触藩羝(觸藩羝)
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唐 杜牧 《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参见“ 羝羊触藩 ”。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斗触(鬥觸)
亦作“鬦触”。 撞击。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诸木起立空中,自相搏击,声若雷霆,鬦触摧折,繽纷如雨。”
分類:撞击
《漢語大詞典》:气触(氣觸)
轻微地触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儿:“或去其一石,则滚地作娇啼,人无敢气触之。”
分類:轻微触犯
《漢語大詞典》:目触(目觸)
目击;目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长公 友三 ,为余姻家,其所目触。”
分類:目击目睹
《漢語大詞典》:触触生(觸觸生)
北周 熊安生 避大官讳的阿谀自称。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安生 ﹞将通名,见 徐之才 、 和士开 二人相对,以 徐之才 讳‘雄’, 和士开 讳‘安’,乃称‘触触生’,羣公哂之。”
《国语辞典》:触詟(触詟)  拼音:chù zhé
人名。战国时赵人,生卒年不详。事实上其名是触龙,触詟为「触龙言」之误。为赵国老臣,官左师。秦攻赵,赵求救于齐,齐国要求以赵太后少子长安君为人质,太后不肯,触詟遂以情理动之,太后方感悟。卒使齐出兵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