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触
触冒
一触
触地
触暑
触罪
触山
误触
触机
触忌
羊触
触途
触鼻
触战
触祸
《骈字类编》:风触(风触)
王棨白雪楼赋风触棼楣髣髴杂幽兰之响烟分井色依微闻下里之声 雍陶早秋月夜诗身闲伴月夜深行风触衣裳四体轻风杜荀鹤投宣谕张侍郎诗雨笼蛬壁吟灯影触 蝉枝噪浪声
《國語辭典》:触冒(觸冒)  拼音:chù mào
冒犯。《文选。羊祜。让开府表》:「臣不胜忧惧,谨触冒拜表。」《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人触冒出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
《骈字类编》:一触(一触)
李东阳 石淙赋 感天机于一触,众籁为之不鸣。
《漢語大詞典》:触地(觸地)
到处,遍地。尹文子·大道上:“今以礼义招仁贤,所得仁贤者,万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触地是焉。” 唐 张鷟 游仙窟:“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巖,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 清 吴伟业 等《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触地词源涌,推锋笔阵銛。”
《國語辭典》:触暑(觸暑)  拼音:chù shǔ
因暑热而感冒。如:「今夏气温曾高达摄氏三十六度,使许多人触暑。」
分類:中暑暑热
《漢語大詞典》:触罪(觸罪)
(1).犯罪。荀子·正论:“以为治邪?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 明 唐顺之 《与雷古和提学书》:“虽愚者亦知其足以触罪而无所得矣。”
(2).獬豸的别称。相传獬豸能触不正,辨奸佞,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草名指佞,便辟去朝;兽称触罪,姦回放黜。”参见“ 獬豸 ”。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形似牛,一说似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时,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漢語大詞典》:触山(觸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后以“触山”喻力大无穷。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鲁庄公 曰:‘ 鲍叔牙 挟忿而来,加以 宋 助, 南宫长万 有触山举鼎之力,吾国无其对手,两军并峙,互为犄角,何以御之?’”
分類:力大无穷
《漢語大詞典》:误触(誤觸)
无意中触犯。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盖 周 人布刑象之法,其上下相承,极其重复,正虑不知者之误触也。”
《國語辭典》:触机(觸機)  拼音:chù jī
1.触动灵机。如:「我纯粹是触机而言,事先并没准备。」
2.碰到机关。如:「触机落阱」。
《漢語大詞典》:触忌(觸忌)
触犯禁忌。
《骈字类编》:羊触(羊触)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漢語大詞典》:触途(觸途)
见“ 触涂 ”。
《漢語大詞典》:触涂(觸塗)
亦作“ 触途 ”。 处处,各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 桓山 之悲,皆大失也。举此一隅,触涂宜慎。”旧唐书·崔融传:“船有大小,载有少多,量物而税,触途淹久。”说郛卷六九引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虎视狼顾,龙骇兽犇,或草圣草贤,或絶伦絶世,宜合天矩,触涂造极。”
分類:处处各处
《國語辭典》:触鼻(觸鼻)  拼音:chù bí
气味攻鼻。即鼻子吸入气味。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至如香气馞起,触鼻发识,婉娩追随,氤氲无极。」《西游记》第四三回:「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触鼻;……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分類:刺激嗅觉
《漢語大詞典》:触战(觸戰)
参加战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句践 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分類:参加战斗
《漢語大詞典》:触祸(觸禍)
遭受祸殃。 汉 王充 论衡·辨祟:“人不触祸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