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解分(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定因定果,散因散果,定是乐而散是苦,是故定业所获之报乐,散业所获之报苦也。
「定散」 定、禅定,为心常住于一境也。散、散乱,为心恒攀缘于六境,些时不住也。定心是贤圣之修成,散身是凡夫之自性,定心有无漏有漏之别,散心有善恶无记之三。此二者,统一切之心。
「定」 心定止于一境而不散动,谓之定,是心性之作用也。
「定力」 禅定之力用,能破诸乱想也。
「定心」 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
「定水」 定心湛然,譬如止水,故名定水。
「定相」 常住不变之相也。
「定业」 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有善恶二者,善定业定受乐果,恶定业定受苦果。
「禅那」 译作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解。为心定于一境,而审思虑也。是属于色界所属之心德,而不具欲界之心者,离欲界之烦恼,始可得之。思惟修为寄因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得此定心,谓之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谓之静虑。静即定也,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修得此禅那,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此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而发无漏智而修之。成就之者,必当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
「禅定」 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为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也。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义也。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故定名宽,指一切息虑凝心言。禅名狭,为定之一分也。盖禅那思惟审虑,自以定止寂静之义,故得名定。三昧无思惟审离之义,不得名禅,今总别合称曰禅定也。而禅定皆为是心之德,此心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乃属于色界无色界之心德也。若相对色无色,则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曰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世间法则,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證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故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得定则必断欲界之烦恼,得无漏之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而禅者非为诸定之根,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此禅,是故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
「禅味」 入禅定之人,有轻安寂静之妙味,适悦身心,谓之禅味。
「禅河」 禅定之水,能灭心火,以河为喻。
「禅悦」 为入禅定,而心神快乐也。
「禅寂」 禅梵语,译作静虑,禅寂者,言思虑寂静之义也。
「禅思」 禅梵语禅那之略。寂静之义,思惟寂静曰禅思,即禅定也。
「禅乐」 三乐之一,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寂,自然而得适悦之妙味也。
「禅三昧」 禅那与三昧也,禅那译作思惟,三昧译作定,同体异名也,或谓禅为属于色界,三昧为属于无色界者。
一知半解
【俗语佛源】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解铃还须系铃人
【俗语佛源】
比喻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指月录》卷二十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禅师)都契重。(法)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法灯)适至,(法)眼举前语问。师(法灯)曰:『系者解得。』」如《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这正是:狮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宽忍)
五义──解脱有五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生死不能缚〕,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二、境相不能缚〕,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著,故云境相不能缚。
〔三、现惑不能缚〕,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著,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
〔四、有不能缚〕,有即一切有为之法,皆所见之相也。菩萨离凡,所见皆空,而无所著,故云有不能缚。
〔五、惑不能缚〕,惑即无明烦恼也。菩萨了妄即真,无明即是菩提,无著无不著,故云惑不能缚。(梵语菩提,华言道。)
无为解脱
【三藏法数】
谓无作之戒,性自清净,体本无为,虽持戒法,无持犯相,心体既空,罪性亦泯;故名无为解脱。
解脱德
【三藏法数】
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翻结业成解脱德
【三藏法数】
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于身口所作诸业,若能观察其性本空,则无系缚之相,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即成解脱,故名翻结业成解脱德。
入空解脱门
【三藏法数】
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无碍解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无碍智解,为诸众生宣说无尽甚深法义,亦欲令其获无碍解,是为菩萨无碍解门。
未解者令解
【三藏法数】
解即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得解也。
丰解脱德
【三藏法数】
丰,盛也。谓舍卫国中之人,多修道行,而得解脱,是名丰解脱德。
转行蕴成解脱身
【三藏法数】
行蕴者,即造作种种诸业积聚之名,因此业行而有累缚也。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众生若能不作诸业,则脱其累缚而得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也。
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
【三藏法数】
识蕴者,即和合积聚之名。解脱知见者,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也。谓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虚妄分别,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也。
转受蕴成解脱
【三藏法数】
受即领受之义。谓佛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故云转受蕴成解脱也。
转想蕴成解脱
【三藏法数】
想即想念之义。谓如来以无碍智,辩说一切诸法之相,无不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故云转想蕴成解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