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入说(入説)
指入朝解说经书。汉书·儒林传·梁丘贺:“ 贺 入説,上善之,以 贺 为郎。”汉书·儒林传·梁丘贺:“传子 临 ,亦入説,为黄门郎。”
《漢語大詞典》:七辩(七辯)
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 ;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经变文》:“必知菩萨,问得 维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辩之词不异。”
《國語辭典》:务头(務頭)  拼音:wù tóu
1.事由、藉口。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一脚的没了钱呵!便寻些务头,则是赶出去了才罢。」
2.戏曲中主腔所在而音律谐美、文采动人的地方。《水浒传》第五一回:「那白秀英唱到务头,这白玉乔按喝道:『虽无买马博金艺,要动聪明鉴事人。』」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二。词曲部。别解务头》:「曲中有务头,犹棋中有眼,有此则活,无此则死。」
《國語辭典》:教具  拼音:jiào jù
教学上用来帮助教师讲解说明的辅助工具。如挂图、仪器、模型等。
《漢語大詞典》:繁说(繁説)
繁复解说。墨子·修身:“慧者心辩,而不繁説,多力而不伐功。” 汉 王充 论衡·知实:“则虽甘义繁説,众不见信。”
分類:繁复解说
《漢語大詞典》:讲语(講語)
(1).讲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图澄:“ 澄 与 麻襦 讲语终日,人莫能解。”
(2).解说经义的文字;讲义。 明 唐龙 《易经大旨说》:“他日又请,乃为离句析义,发其大旨,缀以讲语,括以破意。” 清 王豫 《蕉窗日记》卷一:“ 高忠宪 同善会讲语三条,言近指远,字字悚人。予与诸君子建 同善堂 ,宣説讲语,以示教戒。”
《漢語大詞典》:集释(集釋)
汇辑诸家对某一古籍的解说,断以己意。 清 王先谦 《〈庄子集释〉序》:“ 郭君 爱翫之不已,因有《集释》之作。”
《國語辭典》:剖释(剖釋)  拼音:pǒu shì
剖析解释。《陈书。卷三四。文学传。岑之敬传》:「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响,左右莫不嗟服。」
《漢語大詞典》:解譬
解说譬喻。后汉书·董卓传:“寻復欲徙帝於 池阳 黄白城 ,君臣惶惧。司徒 赵温 深解譬之,乃止。”明史·列女传二·吴氏:“所亲百方解譬,始食粥,朝暮一溢米。” 尚秉和 《北京政府成立》:“ 廷芳 及 孙大总统 輙温电解譬之,意亦和缓矣。”
分類:解说譬喻
《国语辞典》:唇读(唇读)  拼音:chún dú
细察对方发音时嘴唇之不同形态,以瞭解说话的内容,为聋哑者除手语外沟通思想的另一种方式。
《國語辭典》:圆场(圓場)  拼音:yuán chǎng
1.为打破僵局而居中协调或提出办法。如:「还好他及时出来打圆场,免除了一场纷争。」
2.戏曲表演时剧中人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称为「圆场」。一般表示地点的转换,而根据路线的长短和方向,又可分为大圆场、小圆场、正圆场、反圆场等。
《國語辭典》:指破迷团(指破迷團)  拼音:zhǐ pò mí tuán
点破疑点或指引迷津。《镜花缘》第三六回:「至浴盆屋脊之说,尤其对症,真是指破迷团。」
《漢語大詞典》:译解(譯解)
翻译并解说。 陈子展 《〈诗经直解〉凡例》:“译解所据义训,大半取自 王逸 《章句》、 洪兴祖 《补注》。”
分類:翻译解说
《國語辭典》:详梦(詳夢)  拼音:xiáng mèng
根据梦境推断吉凶休咎。
《漢語大詞典》:详签(詳籤)
解说签文以推断吉凶休咎。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他定来央我详籤,我自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