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解脱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道之第三。【又】佛道之总名。出离解脱之道。如解脱道论之解脱道。
【佛学常见辞汇】
1。四道之一。(参见:四道)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三藏法数】
谓声闻初果之人,依于八智,能證八谛下无为之理,此八智已离惑缚,是名解脱道。(八智者,苦法智、苦类智、集法智、集类智、灭法智、灭类智、道法智、道类智也。)
四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證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四条通向涅槃的道路,即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为正断烦恼之位,因不为惑而间隔,故名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为真正證悟真理之位,因是解脱烦恼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之后更进一步,为定慧增长之位。
解脱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耳闻法,遂得解脱。耳为解脱之门,故曰解脱耳。思益经二曰:「眼是解脱门,耳鼻舌身意是解脱门。」此土众生特以耳根为解脱门。楞严经五曰:「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玄义六下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
解脱风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世间之颠倒苦恼比如炎热。解脱譬如凉风。无量义经曰:「请佛转法轮,随顺能转。微渧先堕,以淹欲尘。开涅槃门,扇解脱风。除世热恼,致法清凉。」
解脱幢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解脱幢相衣之略。袈裟之异称。
解脱坚固
【佛学大辞典】
(术名)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第一。佛灭后第一五百年间,正法盛而于證解脱坚固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一,即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正法兴盛,證道者多,是解脱坚固的时期。
解脱深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固执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也。大集经十三不可说菩萨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坠堕深坑,是人不能自利利他,声闻缘觉亦复如是。堕解脱坑,不能自利及以利他。」
【佛学常见辞汇】
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落在深坑之中。
解脱知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分法身之第五。
【佛学常见辞汇】
自己知道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
解脱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列迦叶毗部别解脱戒之本条者。【又】一切戒经之通名。智度论二曰:「解脱戒经,即是大师。」
解脱道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书为由巴利语译者。佛音之净道论先驱也。体裁亦同。
解脱幢相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于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相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而且其条相与佛塔之幢相似。
解脱知见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曰身。
【三藏法数】
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解脱戒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解脱戒经之具名。
解脱清净法殿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圆觉经曰:「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障尽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解脱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二解脱)
【三藏法数】
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慧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但得慧障解脱之罗汉也。此人之性分,好悟道理,不好事用之功德,故但断障无漏智慧之见思烦恼,而不离障禅定等功德之事用障也,例如但好学问不好艺能之人。长阿含经十九曰:「又能善分别灭苦集圣道,则心得解脱,慧解脱亦然。」俱舍论二十五曰:「慧解脱者,未得灭尽定者名慧解脱,但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慧故。」
【三藏法数】
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