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0 【介绍】: 西晋济南著县人,字叔连。解系弟。少与兄齐名。辟公府掾。累迁御史中丞。时孙秀乱关中,结在都,议秀罪应诛,秀由是致恨。及赵王司马伦、孙秀专政,与系同被害。
《漢語大詞典》:解结(解結)
(1).解开结扣。《诗·卫风·芄兰》“童子佩觿” 毛 传:“觿,所以解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郭石洲 言, 中州 有 李生 者,娶妇旬餘,而母病,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
(2).消除郁结;解开疙瘩。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糺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3).谓溃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杨锐》:“潜使一卒从间道出,烧栈絶,寇众解结。”
(4).释冤;解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忽其家狐祟大作,妇女近身之物,多被盗掷于他处,半月餘乃止。遗履之疑,遂不辩而释,若阴为此妇解结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我们那里的阔人家,一有丧事,每七日总要做一些法事,有一个七日,是要举行‘解结’的仪式的,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
《漢語大詞典》:解结锥(解結錐)
古代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如锥。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小觿,解小结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 唐 陆德明 释文:“觿……解结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赠绣履一鉤……﹝ 桑生 ﹞受而视之,翘翘如解结锥。”亦省称“ 解锥 ”。 元 曾瑞 《哨遍·羊诉冤》套曲:“把我蹄指甲要舒做晃窗,头上角要锯做解锥。”
《国语辞典》:理纷解结(理纷解结)  拼音:lǐ fēn jiě jié
理除纷乱、解开纠结。如:「他识多见广,长于理纷解结。」
《漢語大詞典》:破结(破結)
(1).破除结念。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诗:“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2).解结。 唐 元稹 《山枇杷》诗:“紧缚红袖欲支颐,慢解絳囊初破结。”
分類:破除解结
《漢語大詞典》:二解
指 晋 解系 、 解结 兄弟。二人皆修身洁己,直言不挠,均被谗害。晋书·孙旂传:“ 旂 洁静,少自修立。察孝廉,累迁黄门侍郎,出为 荆州 刺史,名位与二 解 相亚。”
《漢語大詞典》:觿解
亦作“觹解”。 如觿之解结。比喻以明智解开事物的症结。 唐 李德裕 《授李丕汾州刺史制》:“ 忻州 刺史兼御史中丞 李丕 ,幼而倜儻,长负不羈,才耀奇而颖出,智释结而觹解。”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发言盈庭,纷纠盘错,觹解玦决,片语輒了。”
《漢語大詞典》:大觿
古代以象骨制作用于解结的锥状用具。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 郑玄 注:“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
《漢語大詞典》:金断觿决(金斷觿決)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清 钱谦益 《复李叔则书》:“ 叔则 不以此时金断觿决,示斗极于中流,而又奚待与?”
解结次第
【佛学大辞典】
(杂语)楞严经摄论曰:「六结不同,一巾所造,第一第六,不成杂乱,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诸结若存,是非蜂起,此结非彼,彼结非此,若结解除,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解结时,云何同除?绾由次第,解亦次第,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