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25,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八大人觉经
八觉
九品觉王
十劫正觉
三世觉母
三恶觉
三觉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大日觉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圆觉
大觉
大觉母
大觉世尊
佛类词典(续上)
八大人觉八大人觉经
八觉
九品觉王
十劫正觉
三世觉母
三恶觉
三觉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大日觉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圆觉
大觉
大觉母
大觉世尊
八大人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三藏法数】
(出佛遗教经论)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梁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精进觉〕,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三藏法数】
(出佛遗教经论)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梁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精进觉〕,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八大人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八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种之恶觉也,觉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也。二、瞋觉,瞋恚之念也。三、恼觉,恼害他之念也。四、亲里觉,常忆亲戚乡里之念也。五、国土觉,常忆国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觉,富有财宝常忆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觉,常忆族姓高贵之念也。八、轻侮觉,恃己才德常轻侮他之念也。见华严经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八种的恶觉,即瞋觉、恼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轻侮觉。
【佛学次第统编】
佛遗教经论八大人觉: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一、少欲觉 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 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粱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 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 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 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
六、精进觉 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 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 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觉,犹念也。因此八种,引起一切烦恼,即恶觉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觉。
〔二、瞋觉〕,瞋,即瞋恨。谓瞋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瞋觉。
〔三、恼觉〕,恼,即恼害。谓憎嫉心起,常念恼害于他,故名恼觉。
〔四、亲里觉〕,谓常忆念亲戚乡里,故名亲里觉。
〔五、国土觉〕,谓常念国土安危,故名国土觉。
〔六、不死觉〕,谓因多财资养,常念不死,故名不死觉。
〔七、族姓觉〕,族,即姓族。姓,即种姓。谓矜诞心起,常念世族种姓有高有下,故名族姓觉。(矜诞者,誇大之谓也。)
〔八、轻侮觉〕,侮,即慢也。谓恃己才德,常念轻慢于人,故名轻侮觉。
(名数)八种之恶觉也,觉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也。二、瞋觉,瞋恚之念也。三、恼觉,恼害他之念也。四、亲里觉,常忆亲戚乡里之念也。五、国土觉,常忆国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觉,富有财宝常忆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觉,常忆族姓高贵之念也。八、轻侮觉,恃己才德常轻侮他之念也。见华严经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八种的恶觉,即瞋觉、恼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轻侮觉。
【佛学次第统编】
佛遗教经论八大人觉: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一、少欲觉 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 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粱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 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 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 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
六、精进觉 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 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 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觉,犹念也。因此八种,引起一切烦恼,即恶觉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觉。
〔二、瞋觉〕,瞋,即瞋恨。谓瞋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瞋觉。
〔三、恼觉〕,恼,即恼害。谓憎嫉心起,常念恼害于他,故名恼觉。
〔四、亲里觉〕,谓常忆念亲戚乡里,故名亲里觉。
〔五、国土觉〕,谓常念国土安危,故名国土觉。
〔六、不死觉〕,谓因多财资养,常念不死,故名不死觉。
〔七、族姓觉〕,族,即姓族。姓,即种姓。谓矜诞心起,常念世族种姓有高有下,故名族姓觉。(矜诞者,誇大之谓也。)
〔八、轻侮觉〕,侮,即慢也。谓恃己才德,常念轻慢于人,故名轻侮觉。
九品觉王
【佛学大辞典】
(佛名)阿弥陀佛也。是九品净土之教主。
【佛学常见辞汇】
指阿弥佛陀,因阿弥陀佛是九品净土的教主。
(佛名)阿弥陀佛也。是九品净土之教主。
【佛学常见辞汇】
指阿弥佛陀,因阿弥陀佛是九品净土的教主。
十劫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之正觉也。(参见:十劫)
(术语)弥陀佛之正觉也。(参见:十劫)
十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为众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释迦其第十六王子也。于寿量品释迦自显其本地,说为久远实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弥陀佛之本地,亦为久远之古佛,但因欲度众生自本地示现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愿,以五劫之思惟与兆载永劫之修行,于十劫之昔,现正觉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證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也。又言大通智胜佛坐于道场十劫,不现佛道,是非不现佛道,以众生之机缘未熟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术语)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为众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释迦其第十六王子也。于寿量品释迦自显其本地,说为久远实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弥陀佛之本地,亦为久远之古佛,但因欲度众生自本地示现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愿,以五劫之思惟与兆载永劫之修行,于十劫之昔,现正觉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證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也。又言大通智胜佛坐于道场十劫,不现佛道,是非不现佛道,以众生之机缘未熟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三世觉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菩萨的别名,因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的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名。
(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菩萨的别名,因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的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名。
三恶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欲觉,贪欲之知觉也。二、瞋觉,瞋恚之知觉也。三、害觉,侵害他之知觉使瞋觉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恶觉。见无量寿经上。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觉即知觉。宗镜录云:若唯修事定,但习世禅,虽曰修行,犹生恶觉,以不制意地,未断其原故也。经云: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是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顺情之境,种种贪求,而生恶觉,故名恶觉。(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恚觉〕,恚即瞋恚,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违情之境,种种忿怒,而生恶觉,故名恚觉。
〔三、害觉〕,谓一切凡夫之人,常为觉观怨贼之所侵害,故名害觉。(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
(名数)一、欲觉,贪欲之知觉也。二、瞋觉,瞋恚之知觉也。三、害觉,侵害他之知觉使瞋觉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恶觉。见无量寿经上。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觉即知觉。宗镜录云:若唯修事定,但习世禅,虽曰修行,犹生恶觉,以不制意地,未断其原故也。经云: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是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顺情之境,种种贪求,而生恶觉,故名恶觉。(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恚觉〕,恚即瞋恚,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违情之境,种种忿怒,而生恶觉,故名恚觉。
〔三、害觉〕,谓一切凡夫之人,常为觉观怨贼之所侵害,故名害觉。(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
三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穷满,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之二,佛具三觉。【又】一、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也。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者。见起信论。
【佛学常见辞汇】
1。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使自己觉悟,但要断尽三界内的见思惑和三界外的尘沙无明惑,才能算是达到自觉的地位;觉他是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传播给别人,使他人也觉悟;觉行圆满谓所觉悟的程度,已经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2。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自性清净心;始觉是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又开始渐除无明,渐息妄心,恢复其固有的本觉;究竟觉是终极彻底的觉悟,也就是佛的觉悟。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云三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惟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 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觉行圆满 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满,故名觉行圆满。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觉行圆满〕,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故名觉行圆满。(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究竟即决定终穷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
(名数)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穷满,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之二,佛具三觉。【又】一、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也。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者。见起信论。
【佛学常见辞汇】
1。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使自己觉悟,但要断尽三界内的见思惑和三界外的尘沙无明惑,才能算是达到自觉的地位;觉他是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传播给别人,使他人也觉悟;觉行圆满谓所觉悟的程度,已经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2。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自性清净心;始觉是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又开始渐除无明,渐息妄心,恢复其固有的本觉;究竟觉是终极彻底的觉悟,也就是佛的觉悟。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云三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惟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 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觉行圆满 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满,故名觉行圆满。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證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觉行圆满〕,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故名觉行圆满。(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究竟即决定终穷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佛学大辞典】
(印相)时处仪轨曰:「智拳印者,所谓中小名之三指握拇指,柱头指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于心,是名智拳印。当诵此密言:勃噜唵,三密才相应,则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犹不难。获智寿力年,得一切遍行,现證大菩提,故名觉胜印。」
(印相)时处仪轨曰:「智拳印者,所谓中小名之三指握拇指,柱头指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于心,是名智拳印。当诵此密言:勃噜唵,三密才相应,则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犹不难。获智寿力年,得一切遍行,现證大菩提,故名觉胜印。」
大日觉王
【佛学大辞典】
(佛名)大日如来也,觉王者如来之别称。
(佛名)大日如来也,觉王者如来之别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略称圆觉经。(参见:圆觉经)
(经名)常略称圆觉经。(参见:圆觉经)
大圆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汎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佛学常见辞汇】
广大圆满的觉悟,亦即佛的大智。
(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汎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佛学常见辞汇】
广大圆满的觉悟,亦即佛的大智。
大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他觉,菩萨虽自觉亦使他觉,而觉事未满。佛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仁王经上曰:「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心地观经一曰:「敬礼天人大觉尊。」止观一曰:「大觉世尊,积功行满。涉六年以伏见,举一指而降魔。」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缘觉菩萨虽有觉悟但不大,只有佛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称为大觉。
(术语)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他觉,菩萨虽自觉亦使他觉,而觉事未满。佛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仁王经上曰:「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心地观经一曰:「敬礼天人大觉尊。」止观一曰:「大觉世尊,积功行满。涉六年以伏见,举一指而降魔。」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缘觉菩萨虽有觉悟但不大,只有佛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称为大觉。
大觉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母是文殊之异名,大者尊称也。(参见:觉母)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菩萨的别名。
(术语)觉母是文殊之异名,大者尊称也。(参见:觉母)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菩萨的别名。
大觉世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觉)
(术语)(参见: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