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9,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鹗视
独视
展视
点视
唾视
视药
指视
愕视
并视
旦视
窥视
凝视
忽视
视肉
视祲
《國語辭典》:鹗视(鶚視)  拼音:è shì
像鹗鸟般目光锐利的顾视。比喻勇猛的样子。南朝梁。武帝〈移檄京邑〉:「鹗视争先,龙骧并驱。」
《漢語大詞典》:独视(獨視)
(1).谓独立观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申子 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2).指一人观察。《韩诗外传》卷五:“独视不若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若与众听之聪也。”
《漢語大詞典》:展视(展視)
打开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总裁〈永乐大典〉:“即列圣亦不闻有简閲展视者,惟 世宗 篤嗜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有久客 川 中者,逢道人於涂,出书一卷曰:‘此府中物,来时仓猝,未暇璧返,烦寄去。’客归,闻道人已死,不敢达王, 尚 代奏之。王展视,果道士所借。”
分類:打开
《國語辭典》:点视(點視)  拼音:diǎn shì
点校、视查。《元朝秘史》卷六:「次日天明,点视军马,少斡阔台孛罗忽勃斡儿出三人。」《六部成语注解。兵部》:「点视:传兵丁们,点名视其强弱。」
分類:查点察看
《漢語大詞典》:唾视(唾視)
鄙视,看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孤鶱兮风雅,唾视兮爵禄。” 明 高启 《赠丘老师》诗:“平生不学烧汞方,唾视黄金等何物。”
分類:鄙视看轻
《漢語大詞典》:视药(視藥)
(1).察看汤药。北史·艺术传下·许智藏:“祖 道幼 ,常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时号名医。诫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2).指亲临诊病施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尚书 金钝 以疾在告,上令太医往视药。”
《漢語大詞典》:指视(指視)
(1).以手指示。视,通“ 示 ”。汉书·张良传:“上目送之,召 戚夫人 指视曰:‘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 颜师古 注:“视读曰示。”
(2).手指着看。语本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暂请分手,天明则千人指视矣。”
《國語辭典》:愕视(愕視)  拼音:è shì
惊奇而瞪著眼看。唐。李华〈含元殿赋〉:「四墉既列,太阶如截,下土相嵚,愕视沉沉。」
分類:惊视
《漢語大詞典》:并视(並視)
谓全能看见。韩非子·喻老:“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 陈奇猷 集释:“能并视,谓并远近而能见之。”
分類:全能看见
《骈字类编》:旦视(旦视)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國語辭典》:窥视(窺視)  拼音:kuī shì
暗中偷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又须关著孝堂,勿令人窥视,泄了天机。」
《國語辭典》:凝视(凝視)  拼音:níng shì
目不转睛的看著。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正在用远镜凝视,说道:『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
《國語辭典》:忽视(忽視)  拼音:hū shì
不在意、不重视。如:「他的实力不容忽视。」
《漢語大詞典》:视肉(視肉)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郭璞 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復更生如故。”
(2).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马贞 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 扬子 《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説取荣贵,即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后因以借指禽兽。 元 张翥 《前出军》诗之二:“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
分類:禽兽郭璞
《漢語大詞典》:视祲
古官名。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周礼·春官·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宋书·后妃传·文帝袁皇后:“象物方臻,眡祲告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