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离眼(不离眼)  拼音:bù lí yǎn
一直看著,不曾移开视线。如:「看小孩要不离眼,否则容易出事的。」
分类:不曾视线
《漢語大詞典》:妥视(妥視)
垂视。古代臣见诸侯,视线低于对方的面。礼记·曲礼下“天子视不上於袷,不下於带,国君绥视” 汉 郑玄 注:“绥,读为妥。妥视,谓视上於袷。” 孔颖达 疏:“国君,诸侯也。妥,下也。若臣视君,目不得取看於面,当视面下袷上。”
分類:诸侯视线
《漢語大詞典》:逼射
(1).指光线逼近而直接照射。 冰心 《往事二》六:“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近如方院,远如天文台,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都逼射得看出了红、蓝、黄的颜色。”
(2).指视线直盯。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 罗 家公馆请的哪!’他的眼光逼射着我说。”
《國語辭典》:俯角  拼音:fǔ jiǎo
眼睛平视的水平线,与向下观物的视线所成的夹角,称为「俯角」。相对仰角而言。
《國語辭典》:遮眼法  拼音:zhē yǎn fǎ
混淆视觉、遮人眼目的特技或法术。如:「魔术师的表演,藉著遮眼法令观众咋舌称奇。」也称为「障眼法」。
《國語辭典》:障眼法  拼音:zhàng yǎn fǎ
妨碍或迷乱视觉的方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疑是道家幻术障眼法儿,未必真到得西凉。」也称为「遮眼法」。
《漢語大詞典》:眼叉
亦作“ 眼岔 ”。 视线不正确。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我本射着了,我这马眼叉,走了箭也。”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我马眼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骡子见那铃鐺满地乱滚,又一眼岔,他便一踅头,顺着 黑风岗 的山根儿跑了下去。”
分類:视线正确
《国语辞典》:仰角  拼音:yǎng jiǎo
数学上指人眼睛所在的水平线,与向上观物的视线所夹成的角,称为「仰角」。
《国语辞典》:泪眼矇眬(泪眼矇眬)  拼音:lèi yǎn méng lóng
眼睛因充满泪水而视线模糊。如:「望著孩子步上结婚礼堂,我高兴得不禁泪眼矇眬。」
《国语辞典》:夜视设备(夜视设备)  拼音:yè shì shè bèi
用于克服不良天候或于黑夜中视线不佳的设备。透过特殊的器材,如红外线夜视镜、热感胶片等,可测知黑夜中的物体。一般都装置于武器上。
《国语辞典》:不见人影(不见人影)  拼音:bù jiàn rén yǐng
离开视线,没看见人。如:「你跑到那里去?一早上都不见人影!」「他走得很快,一下子就不见人影了。」
《国语辞典》:定睛一看  拼音:dìng jīng yī kàn
集中视线,仔细看了一眼。《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船上的仆欧把他领到劳航芥的面前,众人定睛一看,是颜轶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九回:「及至定睛一看时,原来都不是外人,都是同族的一班叔兄弟侄。」也作「定睛一相」、「定眼一相」。
《国语辞典》:定睛一相  拼音:dìng jīng yī xiàng
集中视线,仔细看了一眼。《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定睛一相,原来是一个极熟的熟人。」也作「定睛一看」、「定眼一相」。
《国语辞典》:定睛细看(定睛细看)  拼音:dìng jīng xì kàn
集中视线、仔细注意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定睛细看,只见那红东西底下钻出一个人,把那人行李拿了,又钻了下去。」《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定睛细看,那马上的人,也是西装,手里拿著根棍子。」
《漢語大詞典》:阂目(閡目)
视线为物所阻隔。 宋 王安石 《北山暮归示道人》诗之二:“伤心百道水,阂目数重山。”
分類:视线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