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规戒(規戒)  拼音:guī jiè
规劝警戒。如:「训导主任将他好好的规戒一番。」
《國語辭典》:清规戒律(清規戒律)  拼音:qīng guī jiè lǜ
本指僧尼或道士应遵循的法规。后泛指规范制度。如:「这些清规戒律已经不合时宜,早就该修正了。」《济公传》第一回:「禀方丈知道,咱们庙中济颠不守清规,偷盗庙中物件,按清规戒律之例治罪。」
《國語辭典》:药石(藥石)  拼音:yào shí
1.方药与砭石。皆治病的药物。《文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周书。卷一五。李弼传》:「辉常卧疾期年,太祖忧之,日赐钱一千,供其药石之费。」
2.规劝人改过迁善的话。《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孙之恶我,药石也。」
《漢語大詞典》:箴儆
犹规戒。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 韦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五年:“ 仁宗皇帝 讲学之外,为图鉴古,不忘箴儆;又图写三朝事迹,欲子孙知祖宗之功烈。”
分類:规戒
《漢語大詞典》:劘拂
摩拂。语本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下靡兰蕙,上拂羽盖。”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规戒。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 叔向 之劘拂 赵公 如彼也, 赵公 之敬听 叔向 如此也。”
分類:规戒
《漢語大詞典》:闺箴(閨箴)
指妇女应遵守的规戒。 明 朱鼎《玉镜台记·探姑》:“离襁褓初长成,嘆闺箴未諳经。”
《漢語大詞典》:箴铭(箴銘)
(1).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铭异用,罕施於代。”
(2).泛指规戒之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三:“我方乞糴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國語辭典》:箴谏(箴諫)  拼音:zhēn jiàn
规戒劝谏。《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漢語大詞典》:箴诫(箴誡)
规戒的言词。亦谓规戒。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 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用柔明勤俭以行其志,用图史箴诫以施其教。” 明 张居正 《书胡氏先训卷》:“称慕古昔,率中规矩,以守道居约箴诫子姓。”
分類:规戒言词
《漢語大詞典》:箴阙(箴闕)
谓规戒过失。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箴闕记言,校文讲艺之官,采遗於内。”
分類:规戒过失
《漢語大詞典》:令箴
指帝王规戒臣下的诏令。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太宗戒官吏碑》:“ 太宗皇帝 御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以戒监司守令,民到於今受其赐,德至渥也。盖本 蜀后主 孟氏 昶 颁令箴以箴戒宗人之词。”
《漢語大詞典》:规训(規訓)
规戒教训。陈书·王瑒传:“ 瑒 兄弟三十餘人,居家篤睦,每岁时馈遗,遍及近亲,敦诱诸弟,并禀其规训。”
分類:规戒教训
《漢語大詞典》:箴刺
犹箴切。谓规戒。《国语·周语上》“师箴” 三国 吴 韦昭 注:“箴刺王闕,以正得失也。”
分類:规戒
《漢語大詞典》:劘规(劘規)
切蹉规戒。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芳扬子赴留都》诗:“古道日沦替,群諛纷追随。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分類:规戒
清规戒律
【俗语佛源】
佛教的实践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为始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梵语Sila,译为「戒」,含有防非止恶的意义;梵语vinaya,译为「律」,律也就是「法」、「威仪」。「清规」的名称始见于唐代。《释门正统》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戒律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现用以比喻繁琐、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惯例。有时也泛指规章制度。如茅盾《夜读偶记》:「表面上看来,反对的焦点却是那些束缚写作自由的古典主义诗学的清规戒律。」(禹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