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不空钩观音
不定观
不定止观
不净观
不净观经
六大观
六行观
六现观
六种观
六观
六观法
六观音
止观
止观四本
佛类词典(续上)
不空罥索观音不空钩观音
不定观
不定止观
不净观
不净观经
六大观
六行观
六现观
六种观
六观
六观法
六观音
止观
止观四本
不空罥索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a%s!a,译为不空罥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罥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罥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罥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罥索。」大日经疏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罥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罥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罥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罥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罥索名不空,世间罥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罥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a%s!a,译为不空罥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罥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罥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罥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罥索。」大日经疏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罥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罥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罥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罥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罥索名不空,世间罥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罥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不空钩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a%nkus!a,与不空罥索观音同体。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谓之不空罥索,在虚空藏院谓之不空钩观音。钩者,标帜之意,同于罥索。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a%nkus!a,与不空罥索观音同体。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谓之不空罥索,在虚空藏院谓之不空钩观音。钩者,标帜之意,同于罥索。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不定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證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为陈尚书令毛喜所著,修禅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證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杀人也。(中略)学无作四圣行谛法华般舟等四种三昧,豁然心悟得无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杀人也。」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證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为陈尚书令毛喜所著,修禅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證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杀人也。(中略)学无作四圣行谛法华般舟等四种三昧,豁然心悟得无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杀人也。」
不定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三种止观之一。(参见:不定观)
(术语)天台三种止观之一。(参见:不定观)
不净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参见:九想))。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之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之不净物所合成。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出于智度论十九,俱舍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可治贪欲。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参见:九想))。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之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之不净物所合成。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出于智度论十九,俱舍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可治贪欲。
九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a%dbma%takasam%jn^a%,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m%jn^a%,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Vipu%yakasam%jn^a%,脓烂腐败也。六、啖想Vikha%ditakasam%jn^a%,鸟兽来啖死尸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鸟兽啖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尽,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烧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智度论二十一举经文曰:「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同四十四之经文曰:「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大乘义章十三曰:「死相、胀相、青淤相、脓烂相、坏相、血涂相、虫食相、骨锁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烧相者。智者之禅波罗蜜门九曰:「膨胀想、青瘀想、坏相、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依智度论,而第七青想改为第二次,第较善者。又法华玄义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对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仪,言语之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为观练熏修四种禅之第一也。(参见: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相,即对人的尸体作九种的观想,以便去除人们对幻躯的留恋,以及觉知人身的不净,为观禅中的不净观。一、新死想,即观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状堪哀。二、青瘀想,即观数日未歛,瘀紫发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触。三、脓血想,即观死尸溃烂,肉腐成脓,肠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绛汁想,即观腐脓再化,成为血水,处处流出,臭不可闻。五、虫啖想,即观腐尸日久,遍体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六、筋缠想,即观皮肉钻尽,筋骨犹存,如绳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观筋亦烂坏,骨节纵横,零落骷髅,不成人状。八、白骨想,即观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烧灰想,即观白骨被焚,成为灰烬,如沙如土,还归大地。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
一、胖胀想 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革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
二、青瘀想 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黤,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 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
四、血涂漫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
六、虫啖想 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兽蛆嚼,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 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胖胀想〕(胖,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满。以譬死尸胖胀之状也。)
〔二、青瘀想〕(瘀,依据切),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黯(依槛切),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六分者,头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肾也。)
〔四、血涂漫想〕,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九孔者,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虫啖想〕,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鸟兽咀(在吕切)嚼(疾雀切),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贝,海中甲虫也。珂,螺之类也。)
〔九、烧想〕,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a%dbma%takasam%jn^a%,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m%jn^a%,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Vipu%yakasam%jn^a%,脓烂腐败也。六、啖想Vikha%ditakasam%jn^a%,鸟兽来啖死尸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鸟兽啖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尽,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烧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智度论二十一举经文曰:「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同四十四之经文曰:「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大乘义章十三曰:「死相、胀相、青淤相、脓烂相、坏相、血涂相、虫食相、骨锁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烧相者。智者之禅波罗蜜门九曰:「膨胀想、青瘀想、坏相、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依智度论,而第七青想改为第二次,第较善者。又法华玄义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对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仪,言语之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为观练熏修四种禅之第一也。(参见: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相,即对人的尸体作九种的观想,以便去除人们对幻躯的留恋,以及觉知人身的不净,为观禅中的不净观。一、新死想,即观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状堪哀。二、青瘀想,即观数日未歛,瘀紫发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触。三、脓血想,即观死尸溃烂,肉腐成脓,肠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绛汁想,即观腐脓再化,成为血水,处处流出,臭不可闻。五、虫啖想,即观腐尸日久,遍体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六、筋缠想,即观皮肉钻尽,筋骨犹存,如绳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观筋亦烂坏,骨节纵横,零落骷髅,不成人状。八、白骨想,即观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烧灰想,即观白骨被焚,成为灰烬,如沙如土,还归大地。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
一、胖胀想 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革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
二、青瘀想 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黤,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 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
四、血涂漫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
六、虫啖想 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兽蛆嚼,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 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胖胀想〕(胖,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满。以譬死尸胖胀之状也。)
〔二、青瘀想〕(瘀,依据切),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黯(依槛切),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六分者,头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肾也。)
〔四、血涂漫想〕,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九孔者,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虫啖想〕,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鸟兽咀(在吕切)嚼(疾雀切),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贝,海中甲虫也。珂,螺之类也。)
〔九、烧想〕,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不净观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六大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六大的行法,在显教是观察六大之空与不净,在密教是观察六大之圆融无碍。
(名数)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六大的行法,在显教是观察六大之空与不净,在密教是观察六大之圆融无碍。
六行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观断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顶地(见惑非彼之所断,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树下,以无漏道,断有顶地之见修二惑,前亦先以此六行观断下八地之见修二惑也。是之谓五部合断(五部者,分见惑于四谛而为四部,修惑为一部)。俱舍论二十四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辅行六曰:「言世智者,依于世禅六行厌欣。」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 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若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此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
二、厌粗观 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
三、厌障观 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 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 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 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屎尿臭秽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三十六物者,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也。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也。内含十二,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三、厌障观〕,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为粗,即忻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也。)
(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观断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顶地(见惑非彼之所断,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树下,以无漏道,断有顶地之见修二惑,前亦先以此六行观断下八地之见修二惑也。是之谓五部合断(五部者,分见惑于四谛而为四部,修惑为一部)。俱舍论二十四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辅行六曰:「言世智者,依于世禅六行厌欣。」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 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若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此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
二、厌粗观 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
三、厌障观 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 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 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 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屎尿臭秽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三十六物者,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也。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也。内含十二,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三、厌障观〕,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为粗,即忻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也。)
六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
【佛学次第统编】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不退转,故与其现观之名。
三、戒现观 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而增明观智,故亦名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 正为现观之智谛,名为现观,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名安立谛」为见道修道之智谛也。
六、究竟现观 究竟位,即为无学道中之一切诸智。
此中后三为现观之自性,前三为现观俱起之法,均与三观中之事现观同。
(名数)(参见: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
【佛学次第统编】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不退转,故与其现观之名。
三、戒现观 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而增明观智,故亦名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 正为现观之智谛,名为现观,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名安立谛」为见道修道之智谛也。
六、究竟现观 究竟位,即为无学道中之一切诸智。
此中后三为现观之自性,前三为现观俱起之法,均与三观中之事现观同。
六种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现观也。
(名数)六现观也。
六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参见:六种性)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参见:六种性)
六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三、向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教之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种智。别教妙觉之果佛,成中道之观,知一切道种差别之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本业经所说,即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
【三藏法数】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名行观。(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假观者,谓观一切法,无不具足也。)
〔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名向观。(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中观者,谓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也。)
〔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能生佛智,故名地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五、无相观〕,谓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名无相观。(等觉者,谓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六、一切种智观〕,种即能生之义。谓别教妙觉、果佛,中道观成,能知一切道种差别,故名一切种智观。(妙觉佛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名数)(参见: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三、向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教之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种智。别教妙觉之果佛,成中道之观,知一切道种差别之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本业经所说,即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
【三藏法数】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名行观。(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假观者,谓观一切法,无不具足也。)
〔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名向观。(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中观者,谓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也。)
〔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能生佛智,故名地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五、无相观〕,谓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名无相观。(等觉者,谓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六、一切种智观〕,种即能生之义。谓别教妙觉、果佛,中道观成,能知一切道种差别,故名一切种智观。(妙觉佛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六观音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三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为天台之义立。摩诃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三障者惑业苦)。或谓天台引用陀罗尼杂咒,案陀罗尼杂集七曰:「吉祥神咒,南无观世音,能施无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师子音,大梵清净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众生乐,灭除无明使,济度生死海。」较诸今之六名,无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无对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谓系引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所:「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然是仅为五观音,无大悲,且无对于六道之文。可决为天台之义立也。迨千手等六观音,盛传于密部,遂见种种之观音,密教之徒,举此六观音,附于止观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经验记中列此六观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详之。一说,千手等六观音,与大悲等六观音相配,出于日本真言宗。二种之六观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图。古德之颂曰:「大悲千地狱,大慈正饿鬼,师子马头畜,大光面修罗,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圣观音为观音菩萨之正体,无千手马头等异相,故但谓之圣观音,又云正观音。新曰圣观自在菩萨(又作正),是乃法华经普门品所说之观音,胎藏界右方莲华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总有四观音:一为中台八叶院之观音,二为观音院之观音,三为释迦院之观音,四为文殊院之观音。皆圣观音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显教的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2。密教的六观音是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3。以六观音分配于六道。请参见附表。
千手────大悲────地狱道
圣─────大慈────饿鬼道
马头────师子无畏──畜生道
十一面───大光普照──修罗道
准提────天人丈夫──人道
如意轮───大梵深远──天道
(名数)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三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为天台之义立。摩诃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三障者惑业苦)。或谓天台引用陀罗尼杂咒,案陀罗尼杂集七曰:「吉祥神咒,南无观世音,能施无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师子音,大梵清净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众生乐,灭除无明使,济度生死海。」较诸今之六名,无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无对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谓系引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所:「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然是仅为五观音,无大悲,且无对于六道之文。可决为天台之义立也。迨千手等六观音,盛传于密部,遂见种种之观音,密教之徒,举此六观音,附于止观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经验记中列此六观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详之。一说,千手等六观音,与大悲等六观音相配,出于日本真言宗。二种之六观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图。古德之颂曰:「大悲千地狱,大慈正饿鬼,师子马头畜,大光面修罗,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圣观音为观音菩萨之正体,无千手马头等异相,故但谓之圣观音,又云正观音。新曰圣观自在菩萨(又作正),是乃法华经普门品所说之观音,胎藏界右方莲华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总有四观音:一为中台八叶院之观音,二为观音院之观音,三为释迦院之观音,四为文殊院之观音。皆圣观音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显教的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2。密教的六观音是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3。以六观音分配于六道。请参见附表。
千手────大悲────地狱道
圣─────大慈────饿鬼道
马头────师子无畏──畜生道
十一面───大光普照──修罗道
准提────天人丈夫──人道
如意轮───大梵深远──天道
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奢摩他,S/amatha毗钵舍那Vipas/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则止属于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也。观者属于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證真如。盖止伏妄念,譬如磨镜。磨已,则镜体离诸垢(是断惑),能现万像(是證理),是即观也。若真止真观必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也。然则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故止即观也。注维摩经曰:「什曰:始观等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也。」同五曰:「肇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止不动。(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观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观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中略)是就能观得名,立观达观。」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又曰:「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同二曰:「观如灯,止如密室。」起信论曰:「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也。毗钵舍那亦如是也。以双现前时正名止观故。」止观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观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结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同辅行曰:「止观静,观体明也。」又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大乘义章十曰:「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佛学常见辞汇】
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系缘等三止 系缘、制心、体真。
方便等三止 体真、方便、离二边分别。
九住心 安、乃至持。
二种观 惟识、实相。
三观 空、假、中。
三种三观 别相、通相、一心、各三观。
法界三观 真空、理事无碍、周遍含容。
圆觉三观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南山三观 性空、相空、惟识。
五观 真、乃至慈。
五重唯识观 遣虚存实、乃至遣相證性。
六门观 显体、乃至起六观。
起二用 海印森罗常住、法界圆明自在。
示三遍 一尘普周法界等三。
行四德 随缘妙用无方德等四。
入五止 照法清净离缘止等五。
起六观 摄境归心真空观等六。
【三藏法数】
止观者,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谓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圆明也。
(术语)梵名奢摩他,S/amatha毗钵舍那Vipas/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则止属于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也。观者属于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證真如。盖止伏妄念,譬如磨镜。磨已,则镜体离诸垢(是断惑),能现万像(是證理),是即观也。若真止真观必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也。然则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故止即观也。注维摩经曰:「什曰:始观等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也。」同五曰:「肇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止不动。(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观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观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中略)是就能观得名,立观达观。」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又曰:「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同二曰:「观如灯,止如密室。」起信论曰:「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也。毗钵舍那亦如是也。以双现前时正名止观故。」止观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观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结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同辅行曰:「止观静,观体明也。」又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大乘义章十曰:「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佛学常见辞汇】
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系缘等三止 系缘、制心、体真。
方便等三止 体真、方便、离二边分别。
九住心 安、乃至持。
二种观 惟识、实相。
三观 空、假、中。
三种三观 别相、通相、一心、各三观。
法界三观 真空、理事无碍、周遍含容。
圆觉三观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南山三观 性空、相空、惟识。
五观 真、乃至慈。
五重唯识观 遣虚存实、乃至遣相證性。
六门观 显体、乃至起六观。
起二用 海印森罗常住、法界圆明自在。
示三遍 一尘普周法界等三。
行四德 随缘妙用无方德等四。
入五止 照法清净离缘止等五。
起六观 摄境归心真空观等六。
【三藏法数】
止观者,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谓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圆明也。
止观四本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圆顿止观,大师在荆州玉泉寺说者,章安记为十卷。二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者,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之禅波罗蜜是也。三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而说者,一卷,今之六妙是也。四小止观,大师为俗兄陈缄请出而说者,今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也。见小止观元照序(即小止观之原名,分上下二卷)。
(名数)一圆顿止观,大师在荆州玉泉寺说者,章安记为十卷。二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者,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之禅波罗蜜是也。三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而说者,一卷,今之六妙是也。四小止观,大师为俗兄陈缄请出而说者,今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也。见小止观元照序(即小止观之原名,分上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