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下辈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辈观之一。观无量寿经说十六观中,下之三观观九品之往生人,观其下三品,名为下辈观,第十六观也。其文曰:「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小止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异名。二卷,天台大师著。
五大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轮观也。守护国经二曰:「想其身成迦楼罗,作五大观:一者观地作白色观,二者观水作绿色观,三者观火作黄赤色观,四者观风作黑色观,五者观空作青色观。」
五大观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地等五大之法门也。
五字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轮观)
五字严身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以阿等五字加持身也。(参见:五字严身),并(参见:五轮观)。金刚界明五相身。胎藏界明五字严身。即身成佛之深极,唯在此观。见秘藏记钞三。
【佛学次第统编】
以阿缚罗贺祛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之观门,名曰五字严身。
一、观阿字 色黄金,形四方正等,以此字布诸两足,结五钴印,诵阿字真言加持之,为金刚座本有之菩提心也,当通达心。
二、观鍐字 色白色,形圆,明月轮,以之布诸脐轮,结八叶印,诵鍐字真言加持之,为大悲之水,离垢净也,当修菩提心。
三、观蓝字 色赤,形三角,火轮,以之布于心位,结三角火轮印,口诵蓝字真言加持之,为实相火轮,离自心尘垢,成三昧耶之心也,当成金刚心。
四、观唅字 色黑色,形半月形风轮,以之布于眉间,结转法轮之印,诵唅字真言加持之,为解脱风轮,自身成三昧耶身也,当證金刚身。
五、观欠字 色杂色,形团形,空轮,以之布于顶上,结尊胜空印,诵欠字真言而为加持,成周遍无碍之大空轮,当佛身圆满之位。
五相成身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上。
【佛学次第统编】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性德之菩提心是也,本来净也。
二、修菩提心 在缠之本有菩提心,以修而显也,离垢净也。
三、成金刚心 观�@字成五钴,或莲华刀剑等成本尊三昧耶身,以自心即成金刚莲华故,故曰成金刚心。
四、證金刚身 观行者之自身,即成本尊之三昧耶身也。
五、佛身圆满 观三昧耶身,变而成相好具足之本尊羯磨身也。
五教止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著。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五停心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之人修之。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因观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业障多之人修之。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亦即声闻乘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一、不净观,是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二、慈悲观,是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瞋恚。三、因缘观,是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四、念佛观,是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五、数息观,是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乱。
五停心观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五轮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三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众德,故名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于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如其次第,观于自身之腰下,脐轮,心上,额,顶上五处也。大日经疏十四曰:「凡阿阇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时,当先住于瑜伽而观自身。从脐已下当作金刚轮,其色黄而坚;从脐以上至心当作水轮,其色白;次从心以上至咽当作火轮,其色赤;次从咽以上至顶当作风轮,其色黑;复次地轮正方,水轮圆,火轮三角,风轮半月形,最上虚空作一点。具种种色,在顶十字缝上置也,是此输形正与身分相称也。此五位者即是前所说五字,方中置阿字,圆中置嚩字,三角中置啰字,半月中置唅字,点中置欠字。」大日经义释八曰:「凡行者欲修观时,先当住瑜伽座以阿嚩啰贺祛五字加持自体。」大日经义释十一出五轮成身之图。【又】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而得自在之禅定名日本黑谷语灯录曰:「大安寺有胜行上人者,修五轮观成就之人,居常每日入环堵中数刻而出。一日出迟,徒弟鉴壁偷眼,不见上人,唯见床上水之澄清。试以投石有声,弟子怪之。上人出定之后,自觉胸间有物楚痛难忍。召其徒曰:汝等见定相有何事乎?徒报以实。上人曰:汝待我更入定为取之去。上人翌日入定,徒复窥见床上有火,光焰炽然,乃探石取去。上人起定无后痛苦。」(参见:五字严身)
五藏三摩地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閦如来,鍐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览字者东方宝生如来,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欠字者上方毗卢那大日如来。」如是五脏即为五大,而五大即为五智如来,则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轮(五轮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观。
五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二、清净观,于既除见思粪秽之清净身,断尘沙之惑之假观也。三、广大智慧观,断无明之惑得广大之智慧之中观也。四、悲观,以上三观观众生,拔众生苦之谓也。五、慈观。以上三观观众生而与众生以乐之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又】食时之五观,五眼之观照,华严宗五教之观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三、广大智慧观,即断了无明之惑之后,而得广大智慧的中观;四、悲观,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拔众生之苦;五、慈观,即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给众生快乐。
【佛学次第统编】
五观者:
一、真观 观真谛之理,断见思之惑之空观。
二、清净观 既除见思之粪秽,则为清净之身,断尘妙之假观。
三、广大智慧观 断无明之惑,得广大智慧之中观。
四、悲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用拔众生之苦。
五、慈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与乐众生也。
食时五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止观不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