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下一页
观一切法无作
观一切法无味
观一切法不如名
观一切法无处所
观一切法离分别
观一切法无坚实
观诸法门修行受生藏
观普智门受生藏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令观处明净
遍起观诸根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观听旋复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佛类词典(续上)
观一切法无我观一切法无作
观一切法无味
观一切法不如名
观一切法无处所
观一切法离分别
观一切法无坚实
观诸法门修行受生藏
观普智门受生藏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令观处明净
遍起观诸根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观听旋复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观一切法无我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空,即能趣入无我之境,而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观一切法无我。(八自在者,一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皆空,即能趣入无我之境,而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观一切法无我。(八自在者,一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观一切法无作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念念无常,于是了知诸法无有造作之相,是名观一切法无作。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念念无常,于是了知诸法无有造作之相,是名观一切法无作。
观一切法无味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皆是苦,即无快乐之味,息诸贪爱之念,是名观一切法无味。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皆是苦,即无快乐之味,息诸贪爱之念,是名观一切法无味。
观一切法不如名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是名观一切法不如名。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是名观一切法不如名。
观一切法无处所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五蕴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蕴之法,亦无处所,是名观一切法无处所。
谓此菩萨,观五蕴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蕴之法,亦无处所,是名观一切法无处所。
观一切法离分别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观一切法无坚实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离分别,则知此之诸法,悉皆虚妄而不坚实,是名观一切法无坚实。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离分别,则知此之诸法,悉皆虚妄而不坚实,是名观一切法无坚实。
观诸法门修行受生藏
【三藏法数】
谓菩萨观察一切法门,修学普贤诸行愿海,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即得生如来家,是名观诸法门修行受生藏。(普贤,菩萨名也。)
谓菩萨观察一切法门,修学普贤诸行愿海,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即得生如来家,是名观诸法门修行受生藏。(普贤,菩萨名也。)
观普智门受生藏
【三藏法数】
谓菩萨生如来家,住童真位,普能观察一一智慧法门,尽无量劫,演菩萨行,是名观普智门受生藏。(童真位者,即十住中之第八位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谓菩萨生如来家,住童真位,普能观察一一智慧法门,尽无量劫,演菩萨行,是名观普智门受生藏。(童真位者,即十住中之第八位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三藏法数】
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令观处明净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遍起观诸根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三藏法数】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观听旋复
【三藏法数】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三藏法数】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著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著。是也。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著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著。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