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想观
准提求愿观想法
准提念诵观行等法
叶衣观音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
叶衣观自在经
慈悲观
窟观
圆顿观
圆顿观解
圆顿止观
圆觉三观
圆观
园观
佛类词典(续上)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想观
准提求愿观想法
准提念诵观行等法
叶衣观音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
叶衣观自在经
慈悲观
窟观
圆顿观
圆顿观解
圆顿止观
圆觉三观
圆观
园观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
想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想事物于心而观。事理二观之事观也。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即此事观。经曰:「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乃至「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术语)想事物于心而观。事理二观之事观也。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即此事观。经曰:「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乃至「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准提求愿观想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当观十臂,若求如来普遍广地,当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当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三十二相,当观三十二臂,若求八万四千法门,当观八十四臂,如是观念,当入一切如来三摩地门甚深方广不思议地。见七俱胝佛母准提经。
(修法)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当观十臂,若求如来普遍广地,当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当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三十二相,当观三十二臂,若求八万四千法门,当观八十四臂,如是观念,当入一切如来三摩地门甚深方广不思议地。见七俱胝佛母准提经。
准提念诵观行等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修法)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叶衣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被叶衣观音之略。被叶衣,为喻著八万四千功德衣之意。密号为异行金刚。三昧耶形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璎珞环钏,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罥索,坐莲华上。」秘藏记曰:「白肉色,左手取罥索,右手执未敷莲华。」胎藏界曼陀罗钞二曰:「问:何故名被叶衣耶?答:不明,若是叶色色云心欤。衣慈摄受,被著欤。私案云:被著之义可然,叶者八万四千诸相好外繁茂义欤。衣,法华云:柔和忍辱衣矣。」梵Pala%s/a%valin。
(菩萨)被叶衣观音之略。被叶衣,为喻著八万四千功德衣之意。密号为异行金刚。三昧耶形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璎珞环钏,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罥索,坐莲华上。」秘藏记曰:「白肉色,左手取罥索,右手执未敷莲华。」胎藏界曼陀罗钞二曰:「问:何故名被叶衣耶?答:不明,若是叶色色云心欤。衣慈摄受,被著欤。私案云:被著之义可然,叶者八万四千诸相好外繁茂义欤。衣,法华云:柔和忍辱衣矣。」梵Pala%s/a%valin。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详说其修法及功德。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详说其修法及功德。
叶衣观自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
慈悲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之一。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之一。
窟观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于石窟修观法。即坐禅也。
(杂语)于石窟修观法。即坐禅也。
圆顿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顿止观之略称。
(术语)圆顿止观之略称。
圆顿观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顿之观解,修圆顿止观之法也。
(术语)圆顿之观解,修圆顿止观之法也。
圆顿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略曰圆顿观。静止妄念曰止。真智通达曰观。由止成观。由观资止。止观不离。故略称止观。亦单曰观。此止观之法有三种。为渐次不定圆顿。法华所说之观法,为圆顿止观,天台大师宣说之,章安大师编集之,名为摩诃止观。十卷之大本是也。(参见:止观)。【又】(书名)摩诃止观,一名圆顿止观。以书中说圆顿止观之法义故也。
(术语)略曰圆顿观。静止妄念曰止。真智通达曰观。由止成观。由观资止。止观不离。故略称止观。亦单曰观。此止观之法有三种。为渐次不定圆顿。法华所说之观法,为圆顿止观,天台大师宣说之,章安大师编集之,名为摩诃止观。十卷之大本是也。(参见:止观)。【又】(书名)摩诃止观,一名圆顿止观。以书中说圆顿止观之法义故也。
圆觉三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圆觉经说三种之观法,谓为圆觉之三观:一、奢摩他观。奢摩他,译言止,专静止心念而入于涅槃也。二、三摩钵底观。三摩钵底,译言观。观如幻之相而證幻化之净行也。三、禅那观。禅那,译言思惟。不取静相及幻化,思惟而證中道之实相也。此三观单复重叠,而为二十五种,称之为二十五清净定轮(经于二十五种一一说之)。经偈曰:「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佛学次第统编】
圆觉三观者:
一、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净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安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二、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沈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禅那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静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名数)圆觉经说三种之观法,谓为圆觉之三观:一、奢摩他观。奢摩他,译言止,专静止心念而入于涅槃也。二、三摩钵底观。三摩钵底,译言观。观如幻之相而證幻化之净行也。三、禅那观。禅那,译言思惟。不取静相及幻化,思惟而證中道之实相也。此三观单复重叠,而为二十五种,称之为二十五清净定轮(经于二十五种一一说之)。经偈曰:「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佛学次第统编】
圆觉三观者:
一、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净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安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二、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沈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禅那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静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圆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圆教所说之观法,即圆顿之观法也。圆者,圆融圆满圆顿等之义。(参见:圆教)
(术语)天台宗圆教所说之观法,即圆顿之观法也。圆者,圆融圆满圆顿等之义。(参见:圆教)
园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园者园林,观者高台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常处地狱,如游园观。」
(术语)园者园林,观者高台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常处地狱,如游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