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周遍含容观十门
十法乘成观
十乘观
十乘观法
十喻观
十种观法
十种所观法
十缘生观
入观
人空观
三十三尊观音
三十三观音
三平等观
三舟观月
佛类词典(续上)
止观十门周遍含容观十门
十法乘成观
十乘观
十乘观法
十喻观
十种观法
十种所观法
十缘生观
入观
人空观
三十三尊观音
三十三观音
三平等观
三舟观月
止观十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出宗镜录三十五。
(名数)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出宗镜录三十五。
周遍含容观十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三、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四、通局无碍门,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近即远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门,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广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复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无障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中,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使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交参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一切及一,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前九门之文,以不顿显,故此摄同使一刹那,既总别同时,则重重无尽也。出注法界观。
(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三、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四、通局无碍门,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近即远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门,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广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复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无障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中,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使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交参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一切及一,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前九门之文,以不顿显,故此摄同使一刹那,既总别同时,则重重无尽也。出注法界观。
十法乘成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常略云十乘观。
(名数)常略云十乘观。
十乘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證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證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證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證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證。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著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
【佛学常见辞汇】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宝所,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馀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證时,则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證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證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势,然后乃能得證。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等为塞,菩提、涅槃、六度等为通,而离塞从通也。第六观名道品调适,此言于第五观尚未达真性时,可知道之法门,必与我不相应。如是则当一一调试三十七科道品,采择适于吾机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观,必发真證。第七观名对治助开,此言最下根人,若对于第六观观行尚未通达,则必有迷事的粗惑为障,如是则当修五停心或六度等行,以对治事惑,助开正道理观也。第八观名知位次,谓于修行乃至證果的位次,如实了知。第九观名能安忍,谓至此障转慧开,神智爽利,于内外障碍,皆能安忍不动了。第十观名离法爱,谓至此内外障惑,悉皆断除,惟有法爱存在,若断法爱,即发现真正中道。
(名数)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證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證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證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證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證。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著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
【佛学常见辞汇】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宝所,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馀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證时,则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證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證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势,然后乃能得證。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等为塞,菩提、涅槃、六度等为通,而离塞从通也。第六观名道品调适,此言于第五观尚未达真性时,可知道之法门,必与我不相应。如是则当一一调试三十七科道品,采择适于吾机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观,必发真證。第七观名对治助开,此言最下根人,若对于第六观观行尚未通达,则必有迷事的粗惑为障,如是则当修五停心或六度等行,以对治事惑,助开正道理观也。第八观名知位次,谓于修行乃至證果的位次,如实了知。第九观名能安忍,谓至此障转慧开,神智爽利,于内外障碍,皆能安忍不动了。第十观名离法爱,谓至此内外障惑,悉皆断除,惟有法爱存在,若断法爱,即发现真正中道。
十乘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乘观)。
(名数)(参见:十乘观)。
十喻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参见:十缘生句)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参见:十缘生句)
十种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说的十乘观法。
(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说的十乘观法。
十种所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于璎珞本业经上。
(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于璎珞本业经上。
十缘生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十喻观。观十缘生句者也。(参见:十缘生句)
(术语)又曰十喻观。观十缘生句者也。(参见:十缘生句)
入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之理,自得观照,谓之观。入于此观,谓之入观。多以为与入定同义。自心之寂静一边用之,名为定。自观照理一边用之,谓为观。
【佛学常见辞汇】
入于观照之中。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之理,自得观照,谓之观。入于此观,谓之入观。多以为与入定同义。自心之寂静一边用之,名为定。自观照理一边用之,谓为观。
【佛学常见辞汇】
入于观照之中。
人空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了人空之理之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人空道理的行法。
(术语)了人空之理之观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人空道理的行法。
三十三尊观音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二中历三云:「颂曰:不空罥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刹、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明白身、毗俱胝、大吉大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六大三十三。」(六大为台宗所立之六观音也)。
(名数)二中历三云:「颂曰:不空罥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刹、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明白身、毗俱胝、大吉大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六大三十三。」(六大为台宗所立之六观音也)。
三十三观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图画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其典据不明。三十三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阿么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慈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是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十三体异形之观音。(参见:三十三身)附录。
(名数)图画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其典据不明。三十三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阿么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慈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是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十三体异形之观音。(参见:三十三身)附录。
三十三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与楞严经六所说观音自由往昔观音如来授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现三十二身,大同小异。(参见:三十二应)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神身。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与楞严经六所说观音自由往昔观音如来授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现三十二身,大同小异。(参见:三十二应)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神身。
三平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参见: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观,即观念三平等。(参见:三平等)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参见: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观,即观念三平等。(参见:三平等)
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舟观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宗镜录曰:「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者见月不移;是谓此月不依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并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
(杂语)宗镜录曰:「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者见月不移;是谓此月不依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并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