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妙观察智定印
邪观
别相三观
青头观音
青颈观音
青颈观自在法
青颈观自在菩萨
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事现观
事观
空有二观
空观
空观破怖畏
佛类词典(续上)
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定印
邪观
别相三观
青头观音
青颈观音
青颈观自在法
青颈观自在菩萨
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事现观
事观
空有二观
空观
空观破怖畏
妙观察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于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观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立如来四智之一,即转第六意识,妙观诸法之相,众生之机,而施展说法断疑之用。
【三藏法数】
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是名妙观察智。
(术语)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于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观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立如来四智之一,即转第六意识,妙观诸法之相,众生之机,而施展说法断疑之用。
【三藏法数】
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是名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定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又曰莲华部定印。阿弥陀如来之入定印也。(参见:智定印)
(印相)又曰莲华部定印。阿弥陀如来之入定印也。(参见:智定印)
邪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净土之依正,或违佛经之正说,或离馀观,称之为邪观。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弥勒上生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不正当的观法。
(术语)观净土之依正,或违佛经之正说,或离馀观,称之为邪观。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弥勒上生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不正当的观法。
别相三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别教所明之三观。以空假中隔历而不融合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别教所说的三观,即把空假中分开来作观。
【三藏法数】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从假入空者,谓观生死之假,入涅槃真空也。观真、观俗、观中道者,真即真空之理,真谛也;俗即诸法宛然,俗谛也;中道,即中谛也。)
(名数)别教所明之三观。以空假中隔历而不融合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别教所说的三观,即把空假中分开来作观。
【三藏法数】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从假入空者,谓观生死之假,入涅槃真空也。观真、观俗、观中道者,真即真空之理,真谛也;俗即诸法宛然,俗谛也;中道,即中谛也。)
青头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断崖之上。左手置于岩。右手置于膝。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断崖之上。左手置于岩。右手置于膝。
青颈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青颈观自在菩萨也。
(菩萨)青颈观自在菩萨也。
青颈观自在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祈请青颈观音之法也。
(修法)祈请青颈观音之法也。
青颈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Nilakant!hi,观音菩萨所变现之明王也,梵曰你罗建他。念此观音,则离一切之怖畏厄难云。
(菩萨)Nilakant!hi,观音菩萨所变现之明王也,梵曰你罗建他。念此观音,则离一切之怖畏厄难云。
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
(经名)具名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事现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现观之一。
(术语)三现观之一。
事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理观而言。(参见:观)
【佛学常见辞汇】
二观之一,即观因缘所生的事相。
(术语)对于理观而言。(参见:观)
【佛学常见辞汇】
二观之一,即观因缘所生的事相。
空有二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破空有二执立此二观。观无实我实法,谓为空观,以破有执。观有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为有观,以破空执。法相宗立五重之唯识观,其中第一重之遣虚存实观,即是空有二观也。义林章一末曰:「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
【佛学常见辞汇】
空观与有观。观无实我实法,叫做空观,此观能破我执;观有因果及涅槃,叫做有观,此观能破空执。
(术语)为破空有二执立此二观。观无实我实法,谓为空观,以破有执。观有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为有观,以破空执。法相宗立五重之唯识观,其中第一重之遣虚存实观,即是空有二观也。义林章一末曰:「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
【佛学常见辞汇】
空观与有观。观无实我实法,叫做空观,此观能破我执;观有因果及涅槃,叫做有观,此观能破空执。
空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谓空谛之理,观此空谛之理曰空观。此空观有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故谓为析空。通教不要分析,譬之幻梦之体,而直證空,故谓为体空。别教于假中之外观空,故谓为偏空。圆教观假中即空,故谓为圆空。有如此四种之别者,以机有利钝之别故也。利钝之机虽有别。而以空观为入理之门则一也。演密钞三曰:「三乘之人,同以空为门,入诸法真实之性。」其解圆空者,则如三藏法数十曰:「空者离相离性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光明玄义拾遗记五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著,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诸法皆空的道理。
【三藏法数】
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术语)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谓空谛之理,观此空谛之理曰空观。此空观有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故谓为析空。通教不要分析,譬之幻梦之体,而直證空,故谓为体空。别教于假中之外观空,故谓为偏空。圆教观假中即空,故谓为圆空。有如此四种之别者,以机有利钝之别故也。利钝之机虽有别。而以空观为入理之门则一也。演密钞三曰:「三乘之人,同以空为门,入诸法真实之性。」其解圆空者,则如三藏法数十曰:「空者离相离性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光明玄义拾遗记五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著,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诸法皆空的道理。
【三藏法数】
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空观破怖畏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三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观破之。但大乘中有相违,显教观豁虚无物为空,本来无物,则谁为能障,谁为所障。密教不然,观我之身口意,与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遍于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为不二一如也。
(杂语)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三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观破之。但大乘中有相违,显教观豁虚无物为空,本来无物,则谁为能障,谁为所障。密教不然,观我之身口意,与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遍于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为不二一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