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平等观
布字观
生法二空观
生灭观
白衣观音
白身观音
白骨观
白处观音
巧安止观
妄尽还源观
字门观
字轮观
因缘观
有觉有观三昧
佛类词典(续上)
本门事观平等观
布字观
生法二空观
生灭观
白衣观音
白身观音
白骨观
白处观音
巧安止观
妄尽还源观
字门观
字轮观
因缘观
有觉有观三昧
本门事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日莲宗之意,法华本迹二门之法体,不出十界十如三世间。然迹门明九界之修因门,故以心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心,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妙观,使行人开觉法界唯心。故约于空门理观归于唯一心性。使泯绝他之事相也。本门明佛界之感果门。故以身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身,使行人开觉法界唯一身。故约于有门事观,直指事之十界依正,而作自己之全身,以为本觉之圆体。此中天台宗以迹门之理观为主,日莲宗以本门之事观为旨。故定经体,台祖直以法性之冥理为体,日莲以一经所诠之义为体(所诠之义者,神力品「以要言之。如来一切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曰四句之结要:第一句结妙之名,第二句结妙之用,第三句结妙之体,第四句结妙之宗,以示一经之所诠在名用体宗之四,加之以能诠之经文即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义也。故日宗以此所诠之四法定为经体。不别立理性之法界以为经体),故台家欲开悟此法性之冥理,依迹门之理性,立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理观。日莲欲證即身成佛之实事,依本门之事成,制唱题之妙行。夫经题之五字,已含摄一经所诠宗体字用之全体,经题即本迹二门之妙法,然则信解经题即信解十界之依正本有常住之相也。十界之依正者,即信解吾一身也。是岂非即身成佛耶。故末代凡夫,欲即身成佛,则宜一心唱念题目,一心信受之力,会于任运之妙法,是以唱题之事相为门,入于本门之妙法,故谓为本门之事观。
(术语)日本日莲宗之意,法华本迹二门之法体,不出十界十如三世间。然迹门明九界之修因门,故以心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心,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妙观,使行人开觉法界唯心。故约于空门理观归于唯一心性。使泯绝他之事相也。本门明佛界之感果门。故以身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身,使行人开觉法界唯一身。故约于有门事观,直指事之十界依正,而作自己之全身,以为本觉之圆体。此中天台宗以迹门之理观为主,日莲宗以本门之事观为旨。故定经体,台祖直以法性之冥理为体,日莲以一经所诠之义为体(所诠之义者,神力品「以要言之。如来一切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曰四句之结要:第一句结妙之名,第二句结妙之用,第三句结妙之体,第四句结妙之宗,以示一经之所诠在名用体宗之四,加之以能诠之经文即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义也。故日宗以此所诠之四法定为经体。不别立理性之法界以为经体),故台家欲开悟此法性之冥理,依迹门之理性,立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理观。日莲欲證即身成佛之实事,依本门之事成,制唱题之妙行。夫经题之五字,已含摄一经所诠宗体字用之全体,经题即本迹二门之妙法,然则信解经题即信解十界之依正本有常住之相也。十界之依正者,即信解吾一身也。是岂非即身成佛耶。故末代凡夫,欲即身成佛,则宜一心唱念题目,一心信受之力,会于任运之妙法,是以唱题之事相为门,入于本门之妙法,故谓为本门之事观。
平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宗三观中假观之异名也。若破一(即假)而用一(即空),则不名为平等,前于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今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共破互用,故名为平等(前之空观破假,今之假观破空,前之空观用空,今之假观用假也)。止观三曰:「从空入假名平等观。」【又】空观之异名。以空为平等而一一别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三观中假观的别名。止观说:「从空入假名平等观。」
(术语)台宗三观中假观之异名也。若破一(即假)而用一(即空),则不名为平等,前于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今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共破互用,故名为平等(前之空观破假,今之假观破空,前之空观用空,今之假观用假也)。止观三曰:「从空入假名平等观。」【又】空观之异名。以空为平等而一一别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三观中假观的别名。止观说:「从空入假名平等观。」
布字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观想其理义,谓之布字观,又曰布字严身观。大日经疏十七曰:「以阿字布于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馀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指布字品)。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
(术语)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观想其理义,谓之布字观,又曰布字严身观。大日经疏十七曰:「以阿字布于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馀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指布字品)。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
生法二空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空观与法空观也。大乘菩萨之观道也。观人为空法亦为空,以断我执法执而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小乘之行人,唯修生空观。不修法空观。故不能断法执。见百法问答钞七。
【佛学常见辞汇】
生空观与法空观。这二种观都是大乘菩萨的观法,大乘菩萨不但观人为空,就是观法亦空,以去除我执与法执,而證得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小乘人却不然,他们只修生空观,所以只能断我执而不能断法执。
(术语)生空观与法空观也。大乘菩萨之观道也。观人为空法亦为空,以断我执法执而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小乘之行人,唯修生空观。不修法空观。故不能断法执。见百法问答钞七。
【佛学常见辞汇】
生空观与法空观。这二种观都是大乘菩萨的观法,大乘菩萨不但观人为空,就是观法亦空,以去除我执与法执,而證得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小乘人却不然,他们只修生空观,所以只能断我执而不能断法执。
生灭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有为法刹那生灭之理而破常见也。
(术语)观有为法刹那生灭之理而破常见也。
白衣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Pa%n!d!arava%sini^,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著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为白衣。以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拿啰嚩悉宁,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拿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同十曰:钵头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处义住义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苏婆呼经下曰:「半拿啰嚩徙宁,此云服白衣。」不空罥索经二十二曰:「半拿罗婆徙你白衣观世音菩萨,手执莲华。」秘藏记末曰:「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菩萨)Pa%n!d!arava%sini^,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著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为白衣。以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拿啰嚩悉宁,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拿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同十曰:钵头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处义住义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苏婆呼经下曰:「半拿啰嚩徙宁,此云服白衣。」不空罥索经二十二曰:「半拿罗婆徙你白衣观世音菩萨,手执莲华。」秘藏记末曰:「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白身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Svetabhagavati^,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记末曰:「白身观自在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华。」
(菩萨)Svetabhagavati^,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记末曰:「白身观自在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华。」
白骨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九想中之骨想也。为知无常而拂执著之念,故观白骨也。(参见:九想)
(术语)即九想中之骨想也。为知无常而拂执著之念,故观白骨也。(参见:九想)
九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a%dbma%takasam%jn^a%,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m%jn^a%,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Vipu%yakasam%jn^a%,脓烂腐败也。六、啖想Vikha%ditakasam%jn^a%,鸟兽来啖死尸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鸟兽啖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尽,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烧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智度论二十一举经文曰:「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同四十四之经文曰:「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大乘义章十三曰:「死相、胀相、青淤相、脓烂相、坏相、血涂相、虫食相、骨锁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烧相者。智者之禅波罗蜜门九曰:「膨胀想、青瘀想、坏相、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依智度论,而第七青想改为第二次,第较善者。又法华玄义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对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仪,言语之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为观练熏修四种禅之第一也。(参见: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相,即对人的尸体作九种的观想,以便去除人们对幻躯的留恋,以及觉知人身的不净,为观禅中的不净观。一、新死想,即观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状堪哀。二、青瘀想,即观数日未歛,瘀紫发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触。三、脓血想,即观死尸溃烂,肉腐成脓,肠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绛汁想,即观腐脓再化,成为血水,处处流出,臭不可闻。五、虫啖想,即观腐尸日久,遍体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六、筋缠想,即观皮肉钻尽,筋骨犹存,如绳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观筋亦烂坏,骨节纵横,零落骷髅,不成人状。八、白骨想,即观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烧灰想,即观白骨被焚,成为灰烬,如沙如土,还归大地。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
一、胖胀想 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革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
二、青瘀想 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黤,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 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
四、血涂漫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
六、虫啖想 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兽蛆嚼,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 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胖胀想〕(胖,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满。以譬死尸胖胀之状也。)
〔二、青瘀想〕(瘀,依据切),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黯(依槛切),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六分者,头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肾也。)
〔四、血涂漫想〕,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九孔者,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虫啖想〕,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鸟兽咀(在吕切)嚼(疾雀切),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贝,海中甲虫也。珂,螺之类也。)
〔九、烧想〕,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a%dbma%takasam%jn^a%,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m%jn^a%,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Vipu%yakasam%jn^a%,脓烂腐败也。六、啖想Vikha%ditakasam%jn^a%,鸟兽来啖死尸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鸟兽啖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尽,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烧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智度论二十一举经文曰:「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同四十四之经文曰:「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大乘义章十三曰:「死相、胀相、青淤相、脓烂相、坏相、血涂相、虫食相、骨锁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烧相者。智者之禅波罗蜜门九曰:「膨胀想、青瘀想、坏相、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依智度论,而第七青想改为第二次,第较善者。又法华玄义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对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仪,言语之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为观练熏修四种禅之第一也。(参见: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相,即对人的尸体作九种的观想,以便去除人们对幻躯的留恋,以及觉知人身的不净,为观禅中的不净观。一、新死想,即观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状堪哀。二、青瘀想,即观数日未歛,瘀紫发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触。三、脓血想,即观死尸溃烂,肉腐成脓,肠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绛汁想,即观腐脓再化,成为血水,处处流出,臭不可闻。五、虫啖想,即观腐尸日久,遍体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六、筋缠想,即观皮肉钻尽,筋骨犹存,如绳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观筋亦烂坏,骨节纵横,零落骷髅,不成人状。八、白骨想,即观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烧灰想,即观白骨被焚,成为灰烬,如沙如土,还归大地。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
一、胖胀想 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革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
二、青瘀想 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黤,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 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
四、血涂漫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
六、虫啖想 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兽蛆嚼,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 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著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證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胖胀想〕(胖,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满。以譬死尸胖胀之状也。)
〔二、青瘀想〕(瘀,依据切),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黯(依槛切),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六分者,头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肾也。)
〔四、血涂漫想〕,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藉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九孔者,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虫啖想〕,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鸟兽咀(在吕切)嚼(疾雀切),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贝,海中甲虫也。珂,螺之类也。)
〔九、烧想〕,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白处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又曰白住处菩萨。白衣观音之异名也。
(菩萨)又曰白住处菩萨。白衣观音之异名也。
巧安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善巧安心止观之略。十乘观之第三。
(术语)善巧安心止观之略。十乘观之第三。
妄尽还源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具名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宗第三祖贤首著。教修华严之观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一卷分为六颂,前三章说圆顿之妙解,后三章正明观法。
(书名)一卷,具名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宗第三祖贤首著。教修华严之观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一卷分为六颂,前三章说圆顿之妙解,后三章正明观法。
字门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诸尊之种子谓之字门观。不思议疏下曰:「字门观者种子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种观察诸尊种子的观法。
(术语)观诸尊之种子谓之字门观。不思议疏下曰:「字门观者种子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种观察诸尊种子的观法。
字轮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之五字轮也。此观亦名法界体性三昧。以五字五大为法界之体性故也。又名净菩提心观。以大日经说此五字之实义。云我是本不生等,疏家释之。判定菩提之实义故也。其法先观吾心为圆明之月轮,于其心月轮上布此字轮而观之,是即观显自心本有法界法门身之功德也,若别尊时应于部而以此中一字为中心,以彼尊小真言右绕而布之,都法时总布五字。此月轮安于心上尊者出多法,或如仰镜,于平面观之,或如竖镜,于正面观之,或又如圆珠观之。然诸轨所明多仰观之。如法华轨言:秋月光明澄静,仰在心中。无量寿轨言: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罗尼颂云:右旋布心月,如以水精珠布明镜之上。建立轨云:谛想心胜间圆明一肘,犹如秋月主澄,明仰在心,是其證也。其五字之色亦有多说,或通观为黄金色,或通观如于琉璃盘上并水精珠(此五字陀罗尼颂之意也),或以五字即五方五大等之故随其部而观其色,即者地而黄,者水而白,者火而赤,者风而黑,者空而青又杂色也。其详见于秘藏记四等。
(术语)观之五字轮也。此观亦名法界体性三昧。以五字五大为法界之体性故也。又名净菩提心观。以大日经说此五字之实义。云我是本不生等,疏家释之。判定菩提之实义故也。其法先观吾心为圆明之月轮,于其心月轮上布此字轮而观之,是即观显自心本有法界法门身之功德也,若别尊时应于部而以此中一字为中心,以彼尊小真言右绕而布之,都法时总布五字。此月轮安于心上尊者出多法,或如仰镜,于平面观之,或如竖镜,于正面观之,或又如圆珠观之。然诸轨所明多仰观之。如法华轨言:秋月光明澄静,仰在心中。无量寿轨言: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罗尼颂云:右旋布心月,如以水精珠布明镜之上。建立轨云:谛想心胜间圆明一肘,犹如秋月主澄,明仰在心,是其證也。其五字之色亦有多说,或通观为黄金色,或通观如于琉璃盘上并水精珠(此五字陀罗尼颂之意也),或以五字即五方五大等之故随其部而观其色,即者地而黄,者水而白,者火而赤,者风而黑,者空而青又杂色也。其详见于秘藏记四等。
因缘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大乘义章十二曰:「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
(术语)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大乘义章十二曰:「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
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三昧之一。(参见:三三昧)
【三藏法数】
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三昧之一。(参见:三三昧)
【三藏法数】
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