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时台
平在
至鉴
谨察
观俗
相面
相道
洞观
明眼人
染色
占月
看相
近视
观志
察风
《漢語大詞典》:时台(時臺)
古代诸侯所筑观察四时气象之台。《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春筑臺于 郎 ” 汉 何休 注:“礼,天子有灵臺,以候天地;诸侯有时臺,以候四时。”
《漢語大詞典》:平在
辨别观察。《书·尧典》:“平在朔易。” 蔡沉 集传:“在,察也。” 孙星衍 疏:“ 史迁 作便在伏物。平亦作辨。”
分類:辨别观察
《漢語大詞典》:至鉴(至鑒)
指极高的观察、鉴别能力。 晋 卫铄 《与释某书》:“仰凭至鉴,大不可言。” 宋 陈师道 《古墨行》:“了知至鉴无遁形, 王 家旧物 秦 家得。”
《漢語大詞典》:谨察(謹察)
严密观察;谨慎考察。孙子·行军:“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杜牧 注:“当谨伺察之,恐有奇伏旁起也。” 宋 张栻 《雷州学记》:“则其於毫釐疑似之间,皆有以详辨而谨察之。” 明 胡居仁 《续白鹿洞学规》:“故必於事物初接、本心萌动之际,谨察精辨,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漢語大詞典》:观俗(觀俗)
观察风俗。 唐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國語辭典》:相面  拼音:xiàng miàn
观察人的容貌以判断祸福。宋。苏辙〈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西游记》第九四回:「沙僧与八戒笑道:『哥哥近日又学得会相面了。』」
《漢語大詞典》:相道
亦作“ 相导 ”。向导,引导。周礼·天官·寺人:“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诗·大雅·緜》“予曰有先后” 毛 传:“相道前后曰先后。” 孔颖达 疏:“先后者,此臣能相导礼仪使依典法,在君前后。”
观察、选择道路。《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相,视也。” 洪兴祖 补注:“相,息亮切。”
《漢語大詞典》:洞观(洞觀)
道观。 宋 秦观 《雨中花慢》词:“正火轮飞上,雾捲烟开,洞观金碧。”
分類:道观
《國語辭典》:明眼人  拼音:míng yǎn rén
对事物观察清楚,有见识的人。如:「这等假货色,明眼人一看便知有多少价值。」
《國語辭典》:染色  拼音:rǎn sè
用染料在物品上加颜色。
《漢語大詞典》:占月
观察月的运行,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详“ 占日 ”。
《漢語大詞典》:占日
观察日的运行,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吕氏春秋·勿躬:“ 容成 作厤,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晋书·律历志中:“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國語辭典》:看相  拼音:kàn xiàng
1.探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懒龙说罢,先到混堂把身子洗得洁净,再来到船边看相动静。」
2.看中、觊觎。《荡寇志》第一二回:「两处的强人,时常有心看相这几处村庄。」
3.指以观察面貌而断吉凶祸福。如:「他偶尔替人看相。」
4.体面、面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朕恐街市小民认的,看相不好,故来迟也。」
《國語辭典》:近视(近視)  拼音:jìn shì
1.医学上指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与视轴平行进入眼中的光线,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患者须靠近物体才能看得清楚,目前还没有完全抑止的方法,可配戴眼镜矫正。
2.比喻眼光短浅。如:「这项工程如此规划,正是患了近视图利的毛病。」
《漢語大詞典》:观志(觀志)
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郑伯 享 赵孟 于 垂陇 …… 赵孟 曰:‘七子从君,以宠 武 也。请皆赋,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观七子之志。’” 晋 干宝 《晋纪·世祖武皇帝》:“ 泰始 四年二月,上幸 芳林园 ,与羣臣宴,赋诗观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春秋 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
分類:观察心志
《漢語大詞典》:察风(察風)
观察情况。《再生缘》第四回:“ 刘公子 ,生嗔叱駡怒重重:为何只顾贪欢乐,不向花园去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