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日安
在白天遇见人或与人分别时的用语。亦称“你好”
《國語辭典》:问牛(問牛)  拼音:wèn niú
比喻官吏关心民间疾苦。参见「丙吉问牛」条。唐。郑谷〈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包待制比问牛的省气力,俺父亲比那教子的少见识。」
分類:见人吐舌
《國語辭典》:秦镜(秦鏡)  拼音:qín jìng
传说秦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鉴别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卷三。后用以指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唐。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谕宝〉二首之二:「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國語辭典》:设置(設置)  拼音:shè zhì
1.设立。《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
2.装置。如:「会议室设置了同步翻译的设备。」
《漢語大詞典》:蒙袂
用袖子蒙住脸。谓不愿见人。礼记·檀弓下:“ 齐 大飢, 黔敖 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屨,贸贸然来。” 郑玄 注:“蒙袂,不欲见人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國語辭典》:目听(目聽)  拼音:mù tīng
1.看人的笑貌容态,就能知道他所想要说的话。《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2.古时听讼之法。《周礼。官秋。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漢語大詞典》:贽文(贄文)
求见人时所呈送的文章。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独 丁谓 贄文求见, 颖 倒屣延迓。”
《漢語大詞典》:弱颜(弱顔)
见人辄羞。俗谓脸嫩。《楚辞·招魂》:“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王逸 注:“言美女内多廉耻,弱颜易媿。” 王夫之 通释:“弱颜,含羞之意。”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珽 ( 祖珽 )求见,自辨,且言:‘臣与 元海 素嫌,必 元海 譖臣。’帝弱颜,不能讳,以实告之。” 胡三省 注:“见人輒自羞而颜有怩忸者为弱颜,今人犹有是言。”
《漢語大詞典》:女贽(女贄)
古时女子谒见人时所送的礼物。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漢語大詞典》:缩头龟(縮頭龜)
詈词。比喻畏事者或妻女不贞但畏于管教羞于见人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废家子孙诗:“ 秀 之 斜塘 有故 宋 大姓焉,家富饶,田连阡陌。宗族虽盛衍,而子孙多不肖。祖父财产,废败罄尽。郡人 金方所 谈辞滑稽,为赋诵,好嫚戏,因摭其事,成近体一律云:‘兴废从来固有之,尔家忒煞欠扶持。诸坟掘见黄泉骨,两观番成白地皮。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强奴猾干欺凌主,説与人家子弟知。’夫兔撑目望月而孕,则妇女之不夫而妊也。”
《漢語大詞典》:执挚(執摯)
古代礼制,谒见人时携礼物相赠。执,持;挚,所携礼品。礼记·檀弓上:“ 鲁 人有 周丰 也者, 哀公 执挚请见之。”挚, 陆德明 释文作“贄”。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 汉 郑玄 注:“挚,所执以至者,君子见於所尊敬,必执挚以将其厚意也。”
《漢語大詞典》:卧揖
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则有卧揖;马上则有马揖。”按, 唐 元和 初置待漏院,为朝臣晨集之所。
《漢語大詞典》:贽赋(贄賦)
求见人时呈献的辞赋。 宋 王禹偁 《答郑褒书》:“贄赋而来者,悉曰 裴 李 也。”
《漢語大詞典》:私盐私醋(私鹽私醋)
比喻不敢公开见人的事情。《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我在那边睡也非为别的,因越了不过 李大姐 情,一两夜不在那边歇了,他守灵儿,谁和他有私盐私醋?”
《國語辭典》:羞面见人(羞面見人)  拼音:xiū miàn jiàn rén
因羞愧而没脸见人。《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分類:羞愧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