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西施颦眉(西施颦眉)  拼音:xī shī pín méi
比喻别具风韵或病困愁苦的样子。参见「西施捧心」条。清。蒲松龄《聊斋编年诗集选注。卷一。杂诗》:「西施颦眉黛,翩翩若惊鸿,宁不知其美?新态殊难工。」
《国语辞典》:唐突西施  拼音:táng tú xī shī
西施,春秋美女。唐突,冒犯。唐突西施指为标榜丑女反冒犯了美女。比喻举动冒昧不适,或对女子的不尊重。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如:「你如此抬举我,而忽视了这些老前辈,岂不是唐突西施了吗?」
《国语辞典》:豆腐西施  拼音:dòu fu xī shī
西施,为美女的代称。「豆腐西施」指卖豆腐的美貌女子。
《國語辭典》: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裡出西施)  拼音:qíng rén yǎn lǐ chū xī shī
为情爱所惑,对心爱或欣赏的人,觉得其无处不完美。《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只是这姑娘可好?你们大爷怎么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其实他没有大不了的姿色,我看也不过『情人眼里出西施』罢了。」
《漢語大詞典》:情人眼里有西施(情人眼裏有西施)
谓恋情极深,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復斋漫録》云:谚云:‘情人眼里有 西施 。’又云:‘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皆鄙语也。”亦作“ 情人眼里出西施 ”。《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婆子道:‘你怎的这般説?自古道:情人眼里出 西施 。’”红楼梦第七九回:“一则是天缘,二来是情人眼里出 西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其实他没有大不了的姿色,我看也不过情人眼里出 西施 罢了。”
《漢語大詞典》:情人眼里有西施(情人眼裏有西施)
谓恋情极深,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復斋漫録》云:谚云:‘情人眼里有 西施 。’又云:‘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皆鄙语也。”亦作“ 情人眼里出西施 ”。《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婆子道:‘你怎的这般説?自古道:情人眼里出 西施 。’”红楼梦第七九回:“一则是天缘,二来是情人眼里出 西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其实他没有大不了的姿色,我看也不过情人眼里出 西施 罢了。”
《漢語大詞典》:西村
(1). 杭州 西泠 的别称。 宋 郭祥正 《西村》诗:“远近皆僧刹, 西村 八九家。” 华黼臣 注引武林旧事:“ 孤山 西泠 又名 西村 。” 宋 林逋 《易从师山亭》诗:“ 西村 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2).相传 西施 为 苧萝村 西鬻薪之女,后因以“西村”为 西施 的代称。 清 李渔 《风筝误·媒争》:“ 东施 形丑冒 西村 ,骗允。”
分類:杭州西施
《漢語大詞典》:夷光
又称 西施 。 春秋 越国 美女。 晋 王嘉 拾遗记卷三:“ 越 又有美女二人,一名 夷光 ,一名 脩明 ,以贡於 吴 。”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左擕 修明 ,右抚 夷光 。”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西施井》:“今村中 施 姓尚多。生女代有国色, 夷光 之灵,或未泯耶!”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二:“终期舸载 夷光 去,鬢影烟波共一庐。”
《漢語大詞典》:苎萝(苧蘿)
(1).山名。在 浙江省 诸暨市 南,相传 西施 为此山鬻薪者之女。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常笑 吴王 非好色,不曾亲到 苧萝村 。”《花月痕》第十回:“非有 卞和 之明,不能识 荆山 之璧;非有 范蠡 之智,不能进 苧萝 之姝。”
(2).用为 西施 的代称,或泛称美女。 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正节号清狂。 苧萝 标韵美,倚新妆。”
《漢語大詞典》:嫱施(嬙施)
古美女 毛嬙 、 西施 的并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张文潜 谓‘ 方回 词,妖冶如揽 嬙 施 之袪’。”
《漢語大詞典》:毛施
古代美女 毛嫱 、 西施 的并称。《千字文》:“ 毛 施 淑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母亲説:你内才儿虽‘守真守满’,外像儿‘ 毛 施 淑姿’。”参见“ 毛嬙 ”。
《國語辭典》:毛嫱(毛嬙)  拼音:máo qiáng
人名。古代的美女,为越王嬖妾,与西施并称。
《漢語大詞典》:威施
南威 和 西施 的并称。相传都是古代的美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威 施 之艳,粉黛无以加;二至之气,吹嘘不能增。”
《漢語大詞典》:夷施
西施 的别称。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 元瑞 自言:於他无所嗜,所嗜独书。飢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 夷施 。”参见“ 夷光 ”。
分類:西施
《漢語大詞典》:夷光
又称 西施 。 春秋 越国 美女。 晋 王嘉 拾遗记卷三:“ 越 又有美女二人,一名 夷光 ,一名 脩明 ,以贡於 吴 。”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左擕 修明 ,右抚 夷光 。”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西施井》:“今村中 施 姓尚多。生女代有国色, 夷光 之灵,或未泯耶!”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二:“终期舸载 夷光 去,鬢影烟波共一庐。”
《漢語大詞典》:西氏
西施 的别称。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人慙 西氏 ,空论拾翠之容;质谢南金,徒辩荆蓬之玅。”
分類:西施
《漢語大詞典》:暨罗女(暨羅女)
指 西施 。相传 西施 生于 诸暨市 之 苧罗乡 ,故云。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亦若 暨 罗 女,平旦妆颜容。”
分類:西施
《國語辭典》:西子  拼音:xī zǐ
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参见「西施」条。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分類: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苧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也称为「西子」、「先施」。
2.绝色美女的代称。《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隐 景阳井诗:「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唐。韩偓 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