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北美狼  拼音:běi měi láng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毛灰褐色,形状像狼,唯体型较小。喜好肉食,常捕食兔、鼠等小动物。
《国语辞典》:白尾鹫(白尾鹫)  拼音:bái wěi jiù
动物名。鹫鹰科。身体褐色,尾巴白色,翼长约六十五公分。生长于海岸的岩壁或湖泊附近,以鱼类为主食。主要分布于亚、欧一带。
《国语辞典》:白砂糖  拼音:bái shā táng
用甘蔗汁制成褐色砂糖后,再施压榨,去其糖蜜,则成白砂糖。简称为「白糖」。
《国语辞典》:芭蕉布  拼音:bā jiāo bù
用芭蕉纤维织成的布。略带褐色,产于琉球。可制屏风,颇为古雅,深受日本人喜爱。
《国语辞典》:斑节虾(斑节虾)  拼音:bān jié xiā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因身体上有黑褐色和白色斑点,尾鳍上亦有蓝色和黄色条纹,故称为「斑节虾」。肉质鲜美,蛋白质丰富。
《国语辞典》:尘芥虫(尘芥虫)  拼音:chén jiè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尘芥虫科。体形椭圆,多呈黑褐色。脚部发达,善于步行,常栖息于尘芥之中,捕捉其他昆虫为食。
《国语辞典》:叉角羚  拼音:chā jiǎo líng
动物名。哺乳类偶蹄目叉角羚科。体赤褐色,腹部为白色,颈有白色带条。雌雄皆有角,角尖分为两叉。行动轻捷,奔驰迅速。栖息于开阔平原及半沙漠地区。
《国语辞典》:糙叶树(糙叶树)  拼音:cāo yè shù
植物名。榆科糙叶树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全株被有短刚毛。叶卵形,互生,尖锐锯齿缘。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伞房状,雌花单生雄花序上端。核果卵形。材坚,供制农具、器具之用。
《国语辞典》:溴水  拼音:xiù shuǐ
溴的水溶液。呈红褐色,遇光即分解产生次溴酸和氢溴酸。氧化力强,常用作氧化剂或消毒药。
《国语辞典》:蕈螂  拼音:xùn láng
动物名。形状像瓢虫,体形扁圆而呈黄褐色,背上有四点黑色圆点花纹。身长约一公分半。食蕈类为生,故称为「蕈螂」。
《国语辞典》:八色鸟(八色鸟)  拼音:bā sè niǎo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额、头顶至后头为栗褐色,但头上中央线是黑色。眉斑长,软皮黄色。嘴、腮、颊、头侧至后项为黑色。背呈橄榄色,尾端天青色。喉部白色,胸、腹侧及腋为淡灰黄色,但腹侧中央及尾下覆羽为鲜红色、脚为橙黄色。
《国语辞典》:龟壳花(龟壳花)  拼音:guī ké huā
动物名。头呈三角形,覆有细鳞,背呈褐色,腹面淡褐色,散布许多斑点。生活在山区,以鸟类、鼠类为食。
《国语辞典》:花斑癣(花斑癣)  拼音:huā bān xiǎn
一种由霉菌引起的皮肤病。症状是皮肤上出现浅黄色或深褐色圆形的斑,多见于颈部、胸部和背部。
《国语辞典》:弹涂鱼(弹涂鱼)  拼音:tán tú yú
动物名。弹涂鱼科。身体长而侧扁,全身暗褐色,有黑色小点。生活在浅海和河口附近。常藉胸鳍和身体的弹力跳跃、爬行。
《国语辞典》:菖鲉(菖鲉)  拼音:chāng yóu
动物名。硬骨鱼纲鲉目鲉科。体侧扁,红褐色至深褐色,间有白斑。眼大约为头长的四分之一,深凹。性凶猛,栖息于礁石洞穴中,捕食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