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裔登(1534年—?),字朝亮,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七名,三甲进士。授福建仙居县知县,升邵武府知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七月升云南副使。
周裔先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裔先,字朝采,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广东乡试第九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二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进士。万历初曾任福建侯官县知县。万历十七年(1589年)任广西桂林府知府。二十一年(1593年)闰十一月升福建盐运使,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升甘肃行太仆寺卿。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昌裔(1565年—?年),字子长,号凤林,福建福州府闽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出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福建乡试第三十五名举人,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三十三名,第三甲第五十三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改浙江湖州府学教授,四十一年升国子监学正,四十三年升户部浙江司主事,榷浒墅钞关,擢户部郎中,出守杭州府,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举卓异,赐宴礼部,升为本省按察司副使,管屯田水利,五月寻改提督浙江学政,得人为盛,有求不获者,从中中伤之,昌裔即治装归。卒于崇祯末年。
钱辉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钱辉裔,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匠籍,苏州府长洲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四川剑南道。
朱之冯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京师大兴人,字乐之。天启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崇祯二年进员外郎,谪浙江布政司理问,迁行人司副,历刑部郎中。十六年巡抚宣府。李自成破城,自缢死。
维基
朱之冯(?—1644年),本名之裔,字乐三,一说德止,号勉斋,顺天府大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朱之冯还是秀才时,便被杨涟、左光斗赏识。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河西务位于天津和北京之间),上任时便推却陋规羡金,后来又因得罪魏忠贤而被定为东林党人贬谪。崇祯二年(1629年)起复任户部员外郎,以挂误谪浙江布政使司理问,迁行人司副,历任刑部郎中、浙江佥事、山东参议。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一说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擢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任内严核将士,弹劾庸懦,补足兵额。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此时李自成军队来势汹汹,朱之冯设太祖牌位于城楼,召集军民,要歃血死守,但城中军民人心涣散,皆言请降。而朱之冯继续督标兵禦贼,炮矢相加。同年三月六日,李自成陷宣府,总兵王承允和太监杜勋开城迎贼,巡抚朱之冯大骂:「尔上所倚信,特遣尔,以封疆属尔。尔至即通贼,何面目见上?」杜勋一言不发,大笑而去。朱之冯登上城楼,下令开炮,左右默然,无一人上前。于是朱之冯亲自点火放炮,又被左右拉住。这时大炮的线孔已被铁钉钉死。朱之冯见大势已去,叹道:“不意人心至此”。李自成大军已入城,左右想引朱之冯投降,朱之冯痛叱「离此一步,非死所!」说罢南向叩头,写完遗书,便登北城楼自缢而死。被弃尸濠中,濠旁的狗每日吃人尸,只有朱之冯的遗体尚存。
孙裔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裔蕃,字临鹉,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管理宝源钱局,榷芜湖税,均剔陋弊,裕正课,会珰焰张甚,关差例有馈,裔蕃不与通,几被谴,告归,商民塑像祀之。家居耽吟咏,工书法,倡修县学。崇祯初,荐起两淮运使,不赴。年八十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明末清初扬州府如皋人,字爰及,巢民弟。
归起先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裔兴,号律庵,晚号易民。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父病归。明亡,闭门著书。有《易闻》、《学庸语孟大旨》、《老庄略》等。
维基
归起先,字裔兴,号律庵,晚号葛民,直隶常熟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学者。崇祯九年(1636年)中应天府乡试丙子科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癸未科进士,历任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后以父病归。明亡后,闭门著书。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张裔达,字伯淇。番禺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绍武时官礼部主事。事见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卷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许裔蘅,字杜邻,合肥人,顺治甲午拔贡,养亲不仕,著《二楼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86 【介绍】: 清初直隶柏乡人,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顺治三年进士,散馆授工科给事中。康熙间官至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以党附鳌拜之嫌致仕。为言官时疏至百余上,敷陈剀切,多见施行。乾隆初追谥文毅。治理学,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希贤录》,另有《兼济堂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三
魏裔介,字石生,别号贞庵,又号昆林,柏乡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毅。有《屿舫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石生,直隶柏乡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补谥文毅。著有《兼济堂集》。国朝诸大典半属文毅奏议所定。学宗朱子,著有《约言录》、《知统录》诸书,风节侃侃,时称二魏,谓公及敏果公也。
维基
魏裔介(1616年—1686年),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政治家、经学家。后入祀贤良祠,追谥文毅。高祖魏谦光(子观)。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顺天乡试举人。清朝入关,开科取士,魏裔介中式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工兵二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顺治十二年(1655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顺治十四年(1657年),升左都御史。顺治十六年(1659年)加太子太保。康熙二年(1663年)升吏部尚书。康熙三年,武会试正考官、内秘书院大学士,康熙六年,纂修世祖实录总裁官;康熙九年,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一年,加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年仅四十岁,须发皆黑,人称“乌头宰相”。对风水亦有研究。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唐裔(1621年—1688年),字硕果,栖霞西林村人,进士出身。顺治二年,乡试中举。顺治三年,登进士,顺治四年,授陕西平凉府推官。顺治十一年,任兵部督捕主事。顺治十四年,升任兵部员外郎、郎中。康熙三年,任礼科给事中,任内弹劾鳌拜,后因鳌拜报复,辞职归乡。鳌拜被杀后,屡荐不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魏裔讷,字观周,一字辩若,号蘧庵,柏乡人。顺治辛丑进士,官江南桃源知县。有《逸林居诗》。

人物简介

简介
陈祥士(1631—1701),字贤裔,号希声,生于明崇祯辛未年(1631)十二月十四日,卒于康熙辛巳年(1701)十二月初十日戊时。拔贡,朝考一等,官四川庆符县知县。有子七人,卒葬平坝嘉禾寨。以孙陈法贵,诰赠中宪大夫。著有《玉螺山诗钞》。
玉螺山诗钞·序
希声和尚者,平邑之乡先生陈子贤裔也。家本旧族,生而颖慧,长好读书,后以明经入仕,授蜀庆符令,以能声著。继而请养归,事两尊人尽孝,耕田供职之外,无他事也。 年三十六,遂喜方外游,于色空心佛之旨自证自悟,了无疑义,从此闭关静坐,断饮除荤,宛然在家头陀也。尝语予曰:“惟待高堂事尽、儿女债毕,即薙发入山矣。”居无何,公被征从军,既佐理于冬官,又分曹于司马,才优肆应,随其所任,无不咄嗟克办。如是者数年,解组而还。公曰:“黄粱再梦矣,沧桑再阅矣。吾顾吾,吾亦笑吾矣。”遂重葺向所闭关之恒庵,焚香礼佛,披典翻经,依然在家头陀也。人咸以为希公如是,可了曩时愿行矣。忽一日,公过余玉山草堂,揖而辞曰:“吾将去矣。”予曰:“汝何去?”曰:“吾十年前之语子者,弗记忆耶?”余恍然久之,亟起止公曰:“汝之养生送死,其于高堂者固尽矣,汝不犹有两子一女,婚嫁未毕乎?不有老妻幼妾,团圞在室乎?汝曷去?”公唯唯而笑。未几,余游普川,公跨一驴,随一童,衲衣僧帽,非复在家头陀状,飘飘然访予邸舍,云:“吾今去矣。妻妾儿女,障碍何休?吾直挥慧剑断之矣。”余不胜彷徨叱咤,孰谓希公之果能去耶!是日,送公于莲社堂,作诗曰:“普川市上狂歌客,莲社堂前忽送君。拂袖不沾儿女泪,掉头肯顾友朋群?昙摩路指三冬雪,支遁山开一杖云。紧绊芒鞋追祖佛,宗风震旦好相闻。” 其时乃乙丑(1685)冬杪,越今十馀载。希公览昆华,登鸡足,又眺岷峨离堆之胜,观珠崖象浦之奇,兴益佳,道益广。闻所至之宰官、贵人及州里信善与夫沙门支裔,凡得遇公者无不慕公悦公,朱履白氎,檀鼎香厨,倾心供奉而犹惧其亵也。嗟乎!为僧而感人尊信如此,是尚可忽乎哉? 迩者卓锡故山,筑其精舍,将以息游。函诗一册,题曰《玉螺山集》,属序于余。余受而展阅,喜希公之禅进,希公之诗亦进也。盖论诗如论禅,试取有唐一代之诗比拟于诸宗离合之间:其在神龙、开元初,则禅家之最上乘也;其在大历、贞元中,则禅家之小乘也;其在元和、开成末,则禅家之声闻辟支果也。此惟妙悟者可与谈禅,即可与谈诗。希公夙具妙悟,故于禅能参最上乘,自于诗不落第二义,余乌能测其所至哉!然余序公诗而并悉公生平者,欲使世之人知公非僧,乃儒其僧也。 昔韩昌黎于浮屠文畅,思进以儒者之道,矧予于公而可没其家世出处乎?若然,则公虽入山头陀乎?不依然平邑之乡先生者欤!因为之序。康熙丙子(1696)孟夏浴佛日,佛放居士谭瑞拜题于玉山草堂。
玉螺山诗钞·序
十二世祖考,姓陈氏,讳祥士,字贤裔,晚年释名彻咏,号希声,学者称希声禅师。先世江南江都人,明洪武中以武功授昭信校尉,从征云南,平定普蛮,遂入籍贵州安平县,九世袭平坝卫左所百户。禅师曾祖、祖父皆由茂才三世为县令,禅师以拔贡生授四川庆符令,以能声著。乞养归里,事二亲毕,被征从军,补工部营缮司主事,转兵部武库司员外郎。五十后解组归,遂不复出。手葺玉螺山之恒庵,修心净土,深佛海门,所作诗皆随事说法,钳槌后学,题曰《玉螺山说集》,盖如禅家之偈,不欲以诗名也。旋刻行于世。 嘉庆戊寅(1818),先君子令黄冈。从兄辈自安平来,因索禅师著述,乃出是集于故纸中,零星散乱,令人钞录成册。久欲重刻,未果。培家高、曾祖考皆由甲科入仕,各有著作,曾祖定斋公尤为理学名臣,海内称重。先君子手刻家集甚多,此集未经付梓,以为抱憾。培以微官来宣城,获交学博无锡顾南厓,属为考订精审,授之梓人,以承先君子未竟之志而永此书之传焉。道光甲辰(1844)九月下浣,五世孙男培谨识。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敬伯,诸生,熙治子。克承家学,未五十遽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