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倡乐
做功
观戏
妙戏
作秀
中幡
沙书
起霸
看台
车戏
出彩
太平鼓
演戏
卧鱼
马解
《漢語大詞典》:倡乐(倡樂)
倡优的歌舞杂戏表演。六韬·上贤:“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私求大阴人 嫪毐 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 毐 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新唐书·郭英乂传:“日无虑万费,以貲倡乐,未尝问民间事。”《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 秦 俗:农事毕,国中纵倡乐三日,以节民劳。”
《漢語大詞典》:做功
(1).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和表情。如:她做功大方稳重,眼神尤佳。
(2).物理学称用力使物体朝和作用力相同的方向运动为做功。
《漢語大詞典》:观戏(觀戲)
(1).观看杂技、戏曲等的表演。晋书·王戎传:“﹝ 戎 ﹞年六七岁,於 宣武场 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 戎 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堂客便在灵前,围着围屏,垂帘放桌席,往外观戏。”
(2).观看下棋。宋书·徐羡之传:“﹝ 徐羡之 ﹞沉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棊,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
《漢語大詞典》:妙戏(妙戲)
美妙的表演。 汉 张衡 《西京赋》:“临迥望之广场,程角觝之妙戏。” 宋 杨万里 《正月五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九:“广场妙戏鬭程材,纔得天颜一笑开。”
分類:美妙表演
《国语辞典》:作秀  拼音:zuò xiù
1.秀为英语show的音译。意指表演、演出。作秀指演艺人员登台表演。如:「这位影视红星在南部作秀期间,场场爆满。」
2.在公开场合亮相,企图引起注意或出风头。如:「有些政治人物特意哗众取宠,处处作秀,以博取高知名度。」
《漢語大詞典》:中幡
杂技节目之一。表演时,舞弄顶上有幡的高大旗杆。
《漢語大詞典》:沙书(沙書)
一种技艺表演。其法,用手撮细沙或石粉挥洒成字。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工力者为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其餘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沙书: 余道 、 姚遇仙 、 李三郎 。”
《漢語大詞典》:起霸
亦作“ 起覇 ”。
(1).起而称霸。晋书·天文志中:“一曰,赤彗分为昭明,昭明灭光,以为起霸起德之徵,所起国兵多变。”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黄乌流而白鱼跃,有 周武 之兴王;彤弓一而旅矢千,有 晋文 之起覇。”
(2).戏曲表演中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据说始用于 明 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京剧《霸王遇虞姬》第一场:“ 司马欣 、 董翳 、 李由 、 孙胜 、 章平 、 周熊 、 王离 、 韩章 上,起霸。”京剧《取南郡》第六场:“ 牛金 上,起霸。” 靳以 《下场》:“前台正在演着另一个场面,许多人在高兴地喝着采,方才的那一点惊恐已经没有了,鉴赏着边式的‘起霸’。”
《國語辭典》:看台(看臺)  拼音:kàn tái
在表演、竞赛等场地周围设置的观众席。如:「在奥运会的看台上,许多人挥舞著国旗,为自己国家的选手加油!」
《漢語大詞典》:车戏(車戲)
在车上表演杂技。语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陵侯 卫綰 者, 代 大陵 人也。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 唐 刘禹锡 《咏史》之二:“ 贾生 明王道, 卫綰 工车戏。同遇 汉文 时,何人居贵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隐居诗话》云:‘…… 卫綰 以车戏事 文帝 为郎,及 景帝 立,稍见亲用。’”
《國語辭典》:出彩  拼音:chū cǎi
指戏曲表演中用涂上红色的办法表示杀伤或流血。也指受伤出血。《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时三儿在旁边正呆呆的望著公子的胸脯子,要看这回刀尖出彩。」
《國語辭典》:太平鼓  拼音:tài píng gǔ
1.乐器名。满、蒙、汉打击乐器,也称为「单鼓」、「羊皮鼓」。用铁为框,蒙以兽皮,鼓面略呈团扇形,底下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旧时常用于春节时,或祭祀、跳神等活动,以祈太平,故名。唐代已有,宋代称为「打断」。
2.流行于北京、河北、东北、陕西、宁夏等地,表演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并同时震动铁环作响,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种表演形式,也称为「太平鼓」、「太平鼓舞」。
《國語辭典》:演戏(演戲)  拼音:yǎn xì
1.表演戏剧。《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春二月,东村赛神会,搭台演戏。」也作「演剧」。
2.装模作样,用以欺瞒他人或取得信任。如:「看他装得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可是真会演戏!你千万不要被骗。」
《國語辭典》:卧鱼(臥魚)  拼音:wò yú
一种中国舞蹈动作。以右背部贴地作横卧状,形如鱼卧。分正、反卧鱼二式,要领一致,动作姿势相反。也作「卧云」。
《漢語大詞典》:马解(馬解)
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花月痕》第四六回:“那 包起 、 如心 恋的女人,你道是谁,原来就是那年 秋华堂 搬马解的 柳青 、 胭脂 。”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乌鲁木齐风俗记》:“塞外丰盈,鬻技者麕至。畿南马解妇女,亦有万里闻风而至者。”参见“ 跑马卖解 ”。
《國語辭典》:跑马卖解(跑馬賣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骑著马表演各种技艺。《俗语考原。跑马卖解引时笔记》:「一人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蹻捷,人马相得,明代以此习武,于五月五日行之。」也作「跑马解」、「跑马走解」、「跑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