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钱儿的(打钱儿的)  拼音:dǎ qián ér de
走江湖卖艺者表演时,负责向观众收钱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华忠也打串儿上掳下几十钱来,给那个打钱儿的。」
《国语辞典》:处女表演(处女表演)  拼音:chǔ nǚ biǎo yǎn
第一次的表演。如:「因为是处女表演,所以舞团里的每位成员都显得格外紧张。」
《国语辞典》:马戏团(马戏团)  拼音:mǎ xì tuán
以大象、狮、虎各类动物杂技、空中飞人、马术等表演,供大众观看娱乐的杂技团。也称为「马戏班」。
《国语辞典》:皮猴戏(皮猴戏)  拼音:pí hóu xì
以纸或皮制成人物剪影,借灯光投影在布幕上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参见「皮影戏」条。
《国语辞典》:男配角  拼音:nán pèi jiǎo
在电影、戏剧等表演活动上,戏分仅次于男主角的男性角色。如:「他在这出戏里虽只是男配角,却因为表现突出而抢走主角不少的风采。」
《国语辞典》:男主角  拼音:nán zhǔ jiǎo
在电影、戏剧等表演活动中,主要的男性演员。如:「这部电影中的男主角演技突出,受到影评人一致的激赏。」
《国语辞典》:牛肉场(牛肉场)  拼音:niú ròu cháng
色情歌舞表演场所的谑称。如:「警方已下定决心严格取缔各地牛肉场。」
《国语辞典》:牛肉秀  拼音:niú ròu xiù
秀,演出、表演,为英文show的音译。「牛肉秀」指由穿著暴露的表演者演出歌舞节目。因「牛肉」的闽南语发音与「有肉」相近,故称为「牛肉秀」。
《国语辞典》:弄车鼓(弄车鼓)  拼音:nòng chē gǔ
一种台湾民间的歌舞小戏。表演方式是由丑、旦又歌又舞,相互对答,作即兴的演出。通常在民间的迎神赛会或其他节日时,做出阵游行或野台表演。如:「对外国人而言,迎神赛会的弄车鼓极为新鲜有趣。」
《国语辞典》:内心戏(内心戏)  拼音:nèi xīn xì
戏剧表演中,由演员表达角色心中情感的戏。如:「这位演员擅长内心戏,把女主角的无助、悲苦演得入木三分。」
《国语辞典》:闹戏儿(闹戏儿)  拼音:nào xì ér
旧时的戏剧,以丑角表演或以戏谑科白为主。除能引发欢笑愉悦外,也讽刺现实社会。
《国语辞典》:竞技场(竞技场)  拼音:jìng jì cháng
为竞技而设置的场地,中间为表演场地,周围则围绕著观众座位。如古罗马时代的竞技场,专供表演刺激、残忍的打斗。如斗剑、人兽相斗或兽兽相斗等。
《国语辞典》:溜冰团(溜冰团)  拼音:liū bīng tuán
1.以表演溜冰为主的演艺团体。如:「溜冰团之华丽舞姿,赢得满场观众之掌声」。
2.爱好溜冰者组成的团体。如:「这个由喜好溜冰的青年朋友们所组成的溜冰团,平均年龄才十六岁。」
《国语辞典》:亮场子(亮场子)  拼音:liàng cháng zi
登台表演。如:「这位名声乐家今晚在此地亮场子,吸引了大批人潮前来欣赏。」
《国语辞典》:蜈蚣阵(蜈蚣阵)  拼音:wú gōng zhèn
一种民俗技艺表演。演出时以数十块木板搭成长条形的台座,以人力或装上车轮行走,上面坐著由适龄儿童扮演的传说或神话人物。由于木板搭成的长条台座连结成行,形状很像蜈蚣,故称为「蜈蚣阵」。常于庙会节庆中演出,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也称为「蜈蚣棚」、「蜈蚣坪」、「蜈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