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垫档
多退少补
补习
补语
衬句
拘补
买补
《国语辞典》:垫档(垫档)  拼音:diàn dǎng
补足或完全代替档期。如:「新节目尚未拍摄完成,因此电视台只好另找节目垫档。」
分类:补足
《国语辞典》:多退少补(多退少补)  拼音:duō tuì shǎo bǔ
若有剩就退还,若不够则仍要补足。在收费数目无法确估时用之。如:「这次团费暂收一千元,其馀则多退少补。」
《國語辭典》:补习(補習)  拼音:bǔ xí
为了充实某种知识或技能,利用下班閒暇或课外学习。如:「他的数学老是不及格,所以请了一位家教来帮他补习。」
《国语辞典》:补语(补语)  拼音:bǔ yǔ
1.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语。也称为「补词」。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都称为「补语」,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等多种补语。也称为「补词」。
《漢語大詞典》:衬句(襯句)
曲词中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为了补足语气,增加声情色彩的需要而增加的句子。详“ 衬字 ”。
《國語辭典》:衬字(襯字)  拼音:chèn zì
曲家制曲时,每加添虚字于曲谱应有字数之外,称为「衬字」。一般用以补足语气或描摹情态。
《漢語大詞典》:拘补(拘補)
拘留之使补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拆封》:“其(银)低色短少各封,硃笔封好,仍于收簿本户名上点记,俟拘补后将簿点销。”注:“若所拆银封内,低少无多,免其拘补,以示宽大。”
分類:拘留补足
《漢語大詞典》:买补(買補)
购买某物,来补足缺额。 明 归有光 《马政议》:“以丁多之家为马头,专养一马,餘令津贴,以备倒失买补。”清史稿·食货志三:“ 雍正 三年,奏准嗣后漕米如有不足,即分别参处偿还,不得以别帮餘米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