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17,分102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莎衣
执衣
余衣
连衣
举衣
菊衣
蟒衣
撩衣
罽衣
净衣
送寒衣
疏衣
绨衣
帛衣
衣练
《漢語大詞典》:莎衣
蓑衣。莎,通“ 蓑 ”。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八:“樵香烧桂子,苔溼挂莎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许孟容 进士及第,学究登科,时号锦袄子上着莎衣。” 明 唐顺之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诗:“头颅长尽山林骨,木食莎衣信有缘。”
分類:蓑衣
《漢語大詞典》:执衣(執衣)
皂隶的别称。新唐书·罗士信传:“ 士信 以执衣,年十四,短而悍,请自効。”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人事下:“执衣、白直皆皂隶之类。”
分類:皂隶
《漢語大詞典》:余衣(餘衣)
(1).别的衣服。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唐公 临 性宽仁多恕。尝欲弔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僕误持餘衣,惧未敢进。”
(2).谓剩下来的衣片。 唐 孟郊 《赠韩郎中愈》诗:“硕鼠既穿墉,又嚙机上丝。穿墉有閒土,嚙丝无餘衣。”
分類:剩下衣服
《漢語大詞典》:连衣(連衣)
犹和衣。《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 欧滁山 不言不语,连衣睡在牀上,搥胸捣枕。” 清 蒲松龄 《禳妒咒·退婚》:“书房终日冷,睡也是连衣。”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八:“他仍然是连衣不离,一点不放松。”
《韵府拾遗 微韵》:举衣(举衣)
吴越春秋吴王暮归举衣注褰衣行高也
《骈字类编》:菊衣
杨炯庭菊赋纯黄象于后土故采桑而菊衣轻体御于神仙故登山而菊酒 田锡晓莺赋金袂菊衣新整乎迁乔羽翼歌喉辩舌斗成乎一片宫商
《國語辭典》:蟒衣  拼音:mǎng yī
本指绣有蟒蛇形的袍衣。后为绣龙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为大臣所穿,清代则为各官员遇典礼时穿用。衣底为蓝色或石青,全身用金线绣蟒,以蟒数多寡分尊卑。也称为「蟒袍」、「蟒服」、「花衣」。
分類:蟒袍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國語辭典》:撩衣  拼音:liāo yī
把衣服提起来。《薛仁贵征辽事略》:「张士贵撩衣便往帐后欲走,仁贵举步如飞,腾至扯住征袍。」《红楼梦》第五四回:「宝玉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著撩衣。」
分類:掀起衣襟
《漢語大詞典》:罽衣
毛织物制的衣服。周礼·春官·司服“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毳,罽衣也。”
《漢語大詞典》:净衣
洁浄的衣服。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浄衣易之。”浄,一本作“ 静 ”。亦指僧服。 唐 皎然 《送贇上人还京》诗:“沙鸟窥中食,江云入浄衣。”
分類:洁净衣服
《漢語大詞典》:送寒衣
旧俗于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十月一日,祭先墓,剪彩纸为衣裳焚化,谓之送寒衣。”
《韵府拾遗 微韵》:疏衣(疏衣)
贾岛诗疏衣蕉叶细徐铉诗好风轻透白疏衣
《漢語大詞典》:绨衣(綈衣)
厚缯制成之衣。史记·孝文本纪:“上常衣綈衣,所幸 慎夫人 ,令衣不得曳地,幃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克己备于礼容,威风总于戎政;加以卑宫菲食,皂帐綈衣,百姓为心,四海为念。”一说皂衣。文选·扬雄〈长杨赋〉:“綈衣不弊,革鞜不穿。” 吕延济 注:“綈衣,皁衣。”
《骈字类编》:帛衣
后汉书高句骊传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大加主薄优台使者帛衣先人
《韵府拾遗 霰韵》:衣练(衣练)
金石录后跋侯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