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别针(別針)  拼音:bié zhēn
1.一种用来将物品暂时固定或密合的针。也称为「绷针」。
2.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品。如:「孔雀形别针,是今年最流行的式样。」
《國語辭典》:白不呲咧  拼音:bái bù cī liē
1.白得不好看。如:「这套洋装严重褪色,白不呲咧的实在难看。」
2.淡而无味。如:「这些菜白不呲咧的,真不够味。」
《漢語大詞典》:包袱皮
用以包裹衣物的布。《诗刊》1977年第7期:“谁留下的呵,谁留下的一块灰粗布包袱皮?”
分類:包裹衣物
《漢語大詞典》:典票
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贫士徵》:“典票日增,质物日减。”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小刀会记略》:“ 章公 字 可元 ……囊固空,死后检其笥,惟典票数十张。”
《漢語大詞典》:橱子
放置衣物的柜子。 许杰 《邻居》五:“那是一个很大的橱子,一边靠着墙壁,一边连着一口大缸。”
《漢語大詞典》:橱柜(橱櫃)
放置衣物或食具等的柜子。亦指可做桌子用的矮立柜。
《國語辭典》:打补钉(打補釘)  拼音:dǎ bǔ dīng
旧指补鞋底。泛指补缀衣服。《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太阳照著发亮,身上一件打补钉的竹布长衫。」也作「打补靪」。
《漢語大詞典》:磢石
洗刷衣物的石板。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八:“空气潮湿异常,砖地和磢石上不住的涌着水,甚至连门窗也全黏涩不爽。”
《漢語大詞典》:七破八补(七破八補)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鬚老头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漢語大詞典》:寝衾(寢衾)
泛指睡眠所用之衣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狱》:“彼妻所穿之鞋,乃妇人寝衾中物。”
分類:睡眠衣物
《漢語大詞典》:室匣
内室中贮藏衣物的柜。汉书·王莽传下:“是月, 杜陵 便殿乘舆虎文衣废臧在室匣中出,自树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 颜师古 注:“匣,匱也。”
《國語辭典》:染缸  拼音:rǎn gāng
染东西用的缸。今多用来比喻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影响力的环境或地方。如:「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
《漢語大詞典》:少挡无系(少擋無繫)
缺少衣物的意思。 清 蒲松龄 《穷汉词》:“怎么的弄的少油没盐,少柴无米,少挡无繫,少吃无烧?”亦作“ 少襠无繫 ”。 清 蒲松龄 《姑妇曲》:“自从遭了官司,弄的少襠无繫,又搭上人来索债,叫花子躲乱--穷的讨饭还带着不安稳。”
《漢語大詞典》:炕柜(炕櫃)
放在炕上盛衣物的小柜子。
《國語辭典》:紧绷绷(緊繃繃)  拼音:jǐn bēng bēng
1.形容捆扎得非常紧密。如:「护理人员用绷带把伤患伤口缠得紧绷绷的,暂时把血止住,立刻送往医院。」
2.形容神情严肃、不自然或心情紧张。如:「他的脸紧绷绷的,好像很生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