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径(行徑)  拼音:xíng jìng
1.道路。《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唐。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2.行为、举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得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数年,布衣蔬食,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
3.行踪、行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娼家行径没根蒂的,连夜走了,那里去寻?」
《漢語大詞典》:乔行径(喬行徑)
不正当的行为。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眼见的八九分是姦情,是谁家鬼精鬼精做出这乔行径。”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草草花花一梦惊,断了乔行径。”
分類:正当
《国语辞典》:扑花行径(扑花行径)  拼音:pū huā xíng jìng
旧时比喻男子的轻薄行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拐那一等浮浪子弟,好扑花行径的,引他到此。」
分类:男子轻薄
《国语辞典》:旧家行径(旧家行径)  拼音:jiù jiā xíng jìng
以前的行为。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二五出:「向鸡园托迹,虎口逃生,眉愁翠敛,容羞红润,怕难藏旧家行径。」
分类:以前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