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攻击行为
心理生物学能力的一种形式,或者是先天性的,或者是由于受挫而引起的反应,或者因受挫而加强,表现为
公开的破坏、打架、加痛苦于人、性暴行或强行夺取
隐蔽的敌对态度、妄想占有或贪心
《漢語大詞典》:非道德行为
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与“道德行为”相对。如无知幼儿的胡乱作为,精神病患者的狂语妄行等。参见“道德行为”。
《漢語大詞典》:道德行为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國語辭典》:非法行为(非法行為)  拼音:fēi fǎ xíng wéi
违背法律的行为。在法律上,除了要负刑事上的责任外,民事上也有赔偿损失的义务。如:「蓄意纵火乃非法行为,是要负法律上的责任的。」
《国语辞典》:法律行为(法律行为)  拼音:fǎ lǜ xíng wéi
以发生私法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例如:买卖、租赁等。
《漢語大詞典》:反常行为
也称“异常行为”。由于情景因素的刺激,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生理上的障碍而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各种变态或病态行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以及一个社区或整个社会上出现的反社会行为等。
《韵府拾遗 洽韵》:惮所行为怯(惮所行为怯)
礼记曲礼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注慑犹怯惑疏惮所行为怯迷于事为惑
《漢語大詞典》:道德行为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