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行一切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一行一切行,则四三昧。」探玄记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佛学常见辞汇】
在一行之中同时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之佛是,华严宗叫做圆行。(参见:圆行)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行一切行者,谓上根之人,依于一乘圆融之教,建立圆顿之行。圆顿行立,契合一乘,故能于一行中具足一切诸行也。
行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四一之一。一切之诸行尽归成佛之一行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品曰:「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各家以之为明行一之文。(参见:四一)
【三藏法数】
行即所修一乘之妙行也。谓实相之理,自非一乘妙行莫能證得。故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诸有所作,常为一事,事即是行,故名行一也。
四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台家之释,开显法华经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无二之旨,故称之为四一之开显。一教,能诠之经典也,能诠之经典唯说一佛乘,谓之教一。经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是其證也。二行,依其教而修之行法也。其行法唯为菩萨之大行,谓之行一。经曰:「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知见示悟众生。」是其證也。三人,为开其佛知见而修行法之人也。其人唯为菩萨,谓之人一。经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是其證也。四理,依行而开佛知见之所證也。其所證唯为诸法实相之一理,谓之理一。经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是其證也。见法华文句四。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开显法华经有四种的独一无二,叫做四一之开显。一、教,法华经所说的教法,只说一佛乘,叫做教一;二、行,法华经所说的修行方法,都是菩萨的大行,叫做行一;三、人,修行法华经所说行法的人,都是开其佛知见的菩萨,叫做人一;四、理,依行而开佛知见的人,所證都是诸法实相,叫做理一。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理一也。(一大事因缘者,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名大,诸出世之仪式,故名事,众生有此机感故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缘。)
〔二、行一〕,行即所修一乘之妙行也。谓实相之理,自非一乘妙行莫能證得。故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诸有所作,常为一事,事即是行,故名行一也。
〔三、人一〕,人即所化之众生也。佛出世之意,但为教化菩萨,成就佛道。盖由机器不纯,不得已而权施三乘之教,渐令入大故。至法华,即开三乘之权,而显一乘之实。三乘之人,同是菩萨之人,故名人一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四、教一〕,教谓圆顿妙教,即一佛乘也。如来于前四时,随顺机缘,不得已而权说诸乘。至于法华,开显权即是实。故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名教一也。(四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也。无二者,谓无藏教、通教之二也。无三者,谓无藏教、通教、别教之三也。)
行一念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信一念而言。一声称南无阿弥陀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