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5,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血恳
杜鹃血
骨血
龙血
精血
血洗
浴血
血枯
肝血
血忱
血光
含血
点血
青血
脓血
《漢語大詞典》:血恳(血懇)
极其诚挚的恳求。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两贡露奏,乞回命书,沓降玉音,不谅血恳。”
分類:诚挚恳求
《漢語大詞典》:杜鹃血(杜鵑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闕輒哭謁。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國語辭典》:骨血  拼音:gǔ xiě
比喻血统关系很相近的人。多指子女等后代。《儒林外史》第五回:「他爷四十多岁,只得这点骨血,再娶个大娘来。」
《漢語大詞典》:龙血(龍血)
(1).指死于战争者之血。 清 龚自珍 《水龙吟·常州汤太夫人〈断钗吟〉卷子哲嗣雨生总戎乞题》词:“宛宛玉釵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微鏗枕上,岂知中有,海天龙血?”参见“ 龙血玄黄 ”。
(2).龙血树树干分泌的红色树脂。参见“ 龙血树 ”。
《漢語大詞典》:龙血玄黄(龍血玄黄)
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语出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高亨 注:“玄黄亦可读泫潢,血流甚多之貌。”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七章:“当是时,龙血玄黄,战争方始,革命工作,热烈进行。”亦作“ 龙战玄黄 ”。 茅盾 《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分類:战争激烈
《國語辭典》:龙血树(龍血樹)  拼音:lóng xuè shù
植物名。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公尺。叶剑形,长约六十公分,密生枝端。花为绿白色。浆果黄色。树脂可制颜料或提炼中药。
《國語辭典》:精血  拼音:jīng xiě
中医上指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大影响的精气和血液,精血的盈亏象徵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國語辭典》:血洗  拼音:xiě xǐ
血流很多,像被血洗刷过一样。比喻惨酷的屠杀。如:「盗匪不仅掳掠财物,还血洗整个村庄。」
分類:残酷屠杀
《國語辭典》:浴血  拼音:yù xuè
1.身上染满血,如沐浴于血中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二。语资》:「敬业知无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
2.形容战况惨烈。如:「浴血抗战」。
《漢語大詞典》:血枯
中医病名。《素问·腹中论》:“有病胷脇支满者,妨於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 岐伯 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絶,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二·妇人经水:“经闭:有血滞,血枯。”
《漢語大詞典》:肝血
比喻赤诚之心。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莫大之衅,日经圣听,肝血之诚,终不一闻。”《旧唐书·裴度传》:“彼不受责,臣合伏辜,天鉴孔明,照臣肝血。”
《國語辭典》:血忱  拼音:xuè chén
至诚、赤忱。如:「他有血忱的爱国心,一生奉献国家。」也作「血诚」。
《漢語大詞典》:血光
(1).血的光泽。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撦鼓夺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飞。” 清 黄宗羲 《明周端孝先生血疏跋》:“ 佩兄 出血疏贴黄读之,血光尚与灯影相射。” 茅盾 《子夜》十二:“西斜的太阳像一片血光,罩住了房里的雪白桌布和沙发套。”
(2).见“ 血光之灾 ”。
分類:光泽
《國語辭典》:血光之灾(血光之災)  拼音:xuè guāng zhī zāi
泛指杀身之祸。《水浒传》第六一回:「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
《漢語大詞典》:含血
(1).含有血液。形容人类或其他动物。史记·律书:“自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於人怀好恶喜怒之气?”血,一本作“ 齿 ”。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 公刘 仁德,广被行苇,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使乾皮復含血,枯骨復被肉,允所谓遭仁遇神,真所宜传而著之。”又指人及其他动物。 汉 王粲 《大暑赋》:“根生苑而焦炙,岂含血而能当?”
(2).犹吮血。吮吸伤口的瘀血。形容爱抚将士。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 思摩 奋呼乞效死。”按, 李思摩 曾中弩, 唐太宗 亲为吮血。
《韵府拾遗 屑韵》:点血(点血)
魏彦深鹰赋白如散花赤如点血大文若锦细斑似缬
《漢語大詞典》:青血
碧血。 宋 梅尧臣 《过开封古城》诗:“ 汉 兵堕铜鏃,青血为土花。”
《國語辭典》:脓血(膿血)  拼音:nóng xiě
伤口溃烂所化的黏液与血液。《西游记》第三一回:「果是打死,好道也有些脓血,如何没一毫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