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1,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血竭
血滴滴
血心
血统
血史
血口
血仇
止血
寒血
淋血
凉血
虎血
筋血
市血
收血
《漢語大詞典》:血竭
中药名。又名骐驎竭。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骐驎竭:“此物如乾血,故谓之血竭。”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骐驎竭﹝集解﹞引 苏颂 曰:“今南番诸国及 广州 皆出之。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叶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明史·李时勉传:“ 时勉 於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涖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却又要了血竭来到,热酒研化下去。”
《漢語大詞典》:血滴滴
鲜血淋漓的样子。《封神演义》第七回:“奉御官将剜下来血滴滴一目盛贮盘内,同 黄妃 上輦来回 紂王 。”《西游记》第八六回:“﹝众妖﹞扑通的把个人头又从后窟里抛出,血滴滴的乱滚。” 安危 《我爱松花江》第九章:“﹝他﹞用手托着下巴,一路血滴滴的爬下山去。”
分類:鲜血淋漓
《國語辭典》:血心  拼音:xiě xīn
1.良心。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是个昧血心,欺良善图荣贵,岂不闻阴发迟阳显疾。」
2.热诚的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先生,像你这样血心为朋友,难道我们当差的心不是肉做的?」
《國語辭典》:血统(血統)  拼音:xiě tǒng
血亲的系统。凡自同一祖先所出者为同一血统。也称为「血缘」。
《漢語大詞典》:血史
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例如: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漢語大詞典》:血口
(1).血盆大口。形容凶相。 瞿秋白 《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张开吃人的血口,大大的吞噬一番。”
(2).带血的伤口。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嘴巴子硬触触的鬍子查儿,脖子上带着两三道血口子。”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第二次负伤》:“我那左脚上的伤口,始终顽固地张着铜钱大的紫红色血口,一走就出血。”
分類:伤口凶相
《漢語大詞典》:血仇
亦作“ 血讎 ”。
(1).指有亲人被杀害的仇恨。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讎。”
(2).指仇恨很深的冤家。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惟 蔡 及 许 ,旧为血仇。命公并侯,耕借之牛,束其弓矢,礼让优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 景泰 二年, 缅 人入 麓川 ,又执 思机法 以去。至五年三月,献俘於朝,自是 麓川 与 缅 世为血仇。”
《國語辭典》:止血  拼音:zhǐ xiě
使伤口不再流血。也用以比喻使危机不再恶化。如:「他的伤口血流不止,必须立刻止血,否则会有生命的危险。」「这次事件要设法止血,不然公司的未来堪忧。」
《韵府拾遗 屑韵》:寒血
蒋捷红叶词缟霜飞霁雪渐翠减凉痕猩浮寒血
《漢語大詞典》:淋血
中医病名。患者尿中带有脓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沙随先生 绍兴 丙午苦淋血之疾,两年不愈。”《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失血治法》:“尿血同出痛淋血,尿血分出溺血名。”
《國語辭典》:凉血(涼血)  拼音:liáng xiě
中医上指清解血热的方法。常用于血热妄行所引起的吐血、鼻血、便血等症状。
分類:自私冷漠
《骈字类编》:虎血
茅亭客话永康军太平兴国中虎暴失踪误入市长吏追善捕猎者李吹口失其名众云李吹口至矣虎闻忙然窜入市屋下匿身李遂以戟刺之仍以短刃刺虎心前取血升馀饮之休复雍熙二年成都遇李因问向来饮虎血何也李云饮其血以壮吾志也
《漢語大詞典》:筋血
精力与血汗。 唐 李涉 《感兴》诗:“ 秦 兵半夜来,烈火焚高臺。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分類:精力血汗
《骈字类编》:市血
宋书沈攸之传毒遍婴孩虐加斑白狱囚恒满市血常流
《漢語大詞典》:收血
止血。 田汉 《获虎之夜》:“快替他收血……不要又弄成个残疾。”
分類: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