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血腥  拼音:xiě xīng
1.血液的腥味。《礼记。郊特牲》:「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唐。杜甫〈哀王孙〉诗:「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2.比喻非常的残酷。如:「这部电影血腥画面太多,不适合儿童观赏。」
《漢語大詞典》:鱼生(魚生)
食品名。生鱼脍。鲜活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鱼鲙:“鱼生,刽切而成,故谓之鱠。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尽血腥,沃以蒜、齏、薑、醋五味食之。” 郭沫若 《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观》:“又例如 日本 人吃的生鱼谓片,所谓‘洒西米’(Sashimi‘刺身’),其实就是 潮州 一带所吃的鱼生。”
《国语辞典》:成人电影(成人电影)  拼音:chéng rén diàn yǐng
包含色情、血腥、暴力,及意识题材不适合青少年、儿童观看,而只可供成人观赏的电影。
《漢語大詞典》:暴力镜头
对血腥暴力动作的描画(如于电影所见)
《漢語大詞典》:刀光血影
形容血腥的杀戮。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一:“ 武汉 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胡旷 《短促而光辉的生命》:“在刀光血影面前,他昂然直视。”
分類:血腥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