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國語辭典》:蟒衣  拼音:mǎng yī
本指绣有蟒蛇形的袍衣。后为绣龙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为大臣所穿,清代则为各官员遇典礼时穿用。衣底为蓝色或石青,全身用金线绣蟒,以蟒数多寡分尊卑。也称为「蟒袍」、「蟒服」、「花衣」。
分類:蟒袍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漢語大詞典》:蟒绣(蟒繡)
指蟒袍。 明 徐渭 《赋得战袍红》:“自与鶉旗映,还宜蟒绣縈。”参见“ 蟒袍 ”。
分類:蟒袍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漢語大詞典》:蟒服
即蟒袍。 清 方苞 《安徽布政使李公墓志铭》:“天颜甚喜,赐蟒服,回任俟后命。”《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八月十五日,元帅 刘 、都督 李 、副元帅 陈 与 林 皆乘舆马,至庙拈香,俱戴金盔,衣蟒服,甚为威武。”参见“ 蟒袍 ”。
分類:蟒袍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漢語大詞典》:蟒衫
即蟒袍。镜花缘第三三回:“随后又有许多宫娥捧着凤冠,玉带蟒衫并裙裤簪环首饰之类,不由分説,七手八脚,把 林之洋 内外衣服脱的乾乾净净。”参见“ 蟒袍 ”。
分類:蟒袍
《國語辭典》:蟒袍  拼音:mǎng páo
明、清时皇帝或皇亲国戚参加庆典才穿的礼服。皇子、亲王的蟒袍为九蟒,五爪,金黄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为四爪,除金黄色外,有古铜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应天府尹大人戴著襆头,穿著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把两把遮阳遮著脸。」也称为「蟒衣」。
《國語辭典》:褂子  拼音:guà zi
上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一日贾闰娘穿了淡红褂子在窗前刺绣。孙小官走来看见无人,便又把语言挑他。」
《漢語大詞典》:素蟒
白色的蟒袍。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服御类优》:“ 阮大鋮 巡师 江 上,衣素蟒,围碧玉,见者诧为梨园装束。”
分類:白色蟒袍
《漢語大詞典》:跳财神(跳財神)
旧时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头戴乌纱,身穿蟒袍,手持元宝,简帖上有‘招财进寳’四字,边跳边舞。 清 顾禄 清嘉录·闹元宵:“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
《漢語大詞典》:袍带丑(袍帶丑)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 王龙 、《斩黄袍》中的 韩龙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