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朗融
雍融
雍融
融字
熔融
融调
融汇
融浑
融陶
融漾
融裔
笑融融
鸿融
沨融
爞融
《韵府拾遗 东韵》:朗融
王永颐赋酣笙钟于澒洞兮驾彩虹于朗融
《漢語大詞典》:雍融
和美貌。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三出:“ 灵鷲山 春色雍融, 雷音寺 东风淡荡。”
《高级汉语词典》:雍融
和洽
《漢語大詞典》:融字
填词法。谓改变原字声调,以使音律和谐。 姜夔 《满江红》词序 夏承焘 笺校:“ 宋 人歌词,有融字法。梦溪笔谈(五):‘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节)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梦溪笔谈所用宫商,则指平上去入四声而言,与喉舌九音无涉, 宋 词‘融字’,正谓此耳。”
《漢語大詞典》:熔融
加热熔化至能流动。例如:在银上面浇上熔融的金。
借热的作用液化。例如:镀金属之前应将被镀的金属加热熔化成熔融的液体。
溶化
《漢語大詞典》:融调(融調)
融合;调和。 老舍 《骆驼祥子》三:“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
分類:融合调和
《國語辭典》:融汇(融匯)  拼音:róng huì
融会。如:「他的画风是将传统与现代意趣融汇在一起。」
分類:融会融合
《漢語大詞典》:融浑(融渾)
犹融和,和顺。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或谓谐适如 杨眉史 为辛夷,融浑如 张绣凤 为素馨。”
分類:融和和顺
《漢語大詞典》:融陶
熔化陶冶。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我的心性,在这几几乎类似游民的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中,融陶铸炼成了什么样子,我也不能知道。”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一:“赤色的 莫斯科 渐渐融陶于明媚的春光。”
分類:熔化陶冶
《韵府拾遗 漾韵》:融漾
张子大抵仁者正天理流动之机以其包容和粹涵育融漾不可名貌特谓之仁
《漢語大詞典》:融裔
形容声音悠长。《文选·潘岳〈笙赋〉》:“泓宏融裔。” 李善 注:“融裔,声长貌。”
分類:声音悠长
《漢語大詞典》:笑融融
见“ 笑溶溶 ”。
《漢語大詞典》:笑溶溶
亦作“ 笑融融 ”。 犹笑盈盈。《再生缘》第六四回:“两个人,越加胆壮与心雄,言悄悄,笑溶溶,扯一重时看一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説罢,拱拱手,笑溶溶的往外头去了。”《红色歌谣·十八十九正当青》:“自己带头前方去,革命成功笑融融。”
《漢語大詞典》:鸿融(鴻融)
犹盛明。 唐 谢观 《朝呼韩邪赋》:“倬哉惟 汉 ,至德鸿融。”
分類:盛明
《漢語大詞典》:沨融
汇合貌。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前者导源,后者濬之,渢融混合,百派犇凑。”
分類:汇合
《漢語大詞典》:爞融
犹爞爞。 宋 苏轼 《上清词》:“啸盲风而涕淫雨兮,时又吐旱火之爞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