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和融
方融
乐融融
融冶
粉融
融释
融泄
交融
王融
外融
虚融
融化
波融
融然
融朗
《漢語大詞典》:和融
(1).融化;融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香於酪乳腻於茶,一味和融润齿牙。” 钱钟书 《围城》六:“ 韩学愈 容颜灰暗,在阴天可以与周围的天色和融无间。”
(2).和气,融洽。《恨海》第四回:“ 棣华 本来为人极是和融,便也同他对答。”
《韵府拾遗 东韵》:方融
谢朓诗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
《國語辭典》:乐融融(樂融融)  拼音:lè róng róng
和乐融洽的样子。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分類:和睦快乐
《國語辭典》:融冶  拼音:róng yě
妖媚艳丽。唐。元稹《莺莺传》:「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
《骈字类编》:粉融
唐 阎选 虞美人 其一 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
《漢語大詞典》:融释(融釋)
(1).熔解。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反视其下,若垂酥滴乳之状,盖初为火之所融释也。”
(2).消失;化解。 贾思协 齐民要术·插梨原注引《永嘉记》:“ 青田村 民家,有一梨树,名曰‘官梨’;子大,一围五寸。常以供献,名曰‘御梨’。实落地即融释。” 宋 叶适 《〈沈子寿文集〉序》:“读之者如设芳醴珍殽,足饮饜食而无醉饱之失也,又能融释众疑。”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熟观 鹿门 之文及 鹿门 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3).通解;解释。 清 戴名世 《自订时文全集序》:“见近日所雕刻流传,熟习人口者,卑弱不振,私窃叹之,因以其平日所窥探於经史及诸子者,条贯融释,自闢一径而行。”
《國語辭典》:融泄  拼音:róng yì
流动、浮动。《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绵蛮黮䨴,随云融泄。」
分類:流动
《國語辭典》:交融  拼音:jiāo róng
交相融合。如:「他们感情很好,有如水乳交融。」
分類:交融融合
《国语辞典》:王融  拼音:wáng róng
人名。(西元467~493)字元长,南朝齐琅邪临沂人。举秀才,为太子舍人,迁秘书丞。因谋立竟陵王,赐死狱中。为文词藻富丽,为当世所称誉。著有《文集》十卷。
《骈字类编》:外融
王俭侍太子九日宴元圃诗见内正下 白居易负冬日诗见中适下
《漢語大詞典》:虚融
冲虚融和。《隋书·高祖纪下》:“佛法深妙,道教虚融,咸降大慈,济度羣品。” 宋 苏辙 《书〈传灯录〉后》序:“若人於一切处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捨,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分類:融和
《國語辭典》:融化  拼音:róng huà
消溶、溶化。元。朱德润〈黑谷东路山〉诗:「缅想融化初,元气下磅礴。」
《骈字类编》:波融
宋史乐志稽山何在当年禹宅万古葱葱难堪潮头定海波融
《漢語大詞典》:融然
(1).高朗貌。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至於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 逯钦立 校注:“融然,高朗貌。”
(2).和乐貌。晋书·隐逸传·陶潜:“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潜 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籍智探虚,乘心照理,区区怀抱,融然靡执。”
(3).融合貌。 明 唐顺之 《大观草堂记》:“方吾之心閒无事以逍遥乎草堂,而观於鱼鸟之飞鸣而潜泳,烟云之出没而隐映,融然若有凝於精,爽然若有释於神,是以物无逆於目,目无逆於心,心无逆於物。”
《漢語大詞典》:融朗
融通明朗。文选·木华〈海赋〉:“三光既清,天地融朗。” 刘良 注:“三光,日月星。融,通;朗,明也。言海气浮,三光清,见天地之通明也。”旧唐书·玄宗纪下:“ 开元 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 明 文徵明 《人日王氏东园小集》诗:“厥日肇惟人,挥占喜融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