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海蜃楼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38~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柳喜·日浴咸池赋 〉~7656~
唐·柳喜〈日浴咸池赋〉:海日赫赫,出旸谷以腾辉,过咸孙而浴色。宛转波动,回还影侧。昭晰兮泉源渐沸,掩映兮津涯乍黑。红光下射,疑萍实之欲沉;赤气上浮,讶林云之不息。当其玉漏未尽,金波正凝。背崦嵫而六龙骋骛,望穹苍而三足飞腾。经厚地而休光暂匿,连巨浸而暖气潜蒸。当晷度之未至,信辉赫之徒增。洎夫良夜欲阑,繁星渐没。转红轮于沙砾,濯朱辉于溟渤。映龙川之华洞,照天坛而秀发。远岸烛而乍明,长波蹙缩而未歇。观其荡水府,涤踆乌。重轮辉焕而增润,双翼翩翻而尽濡。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影摇波底,潜赫赫而不渝。逝矣莫及,皦然可望。照蜃楼于圻岸,写蚁室于溟涨。由是发五色,焕九围。历渤澥而羲和整驭,映岛屿而光耀傍飞。碧浪沸腾,罢浴贞明之质;洪涟弥漫,难留畏爱之辉。时也天地渐分,云霞屡改。违细柳而已远,拂扶桑而犹在。聊将出地,辞润泽于波澜;从此丽天,布辉华于寰海。既而迥出崟岑,高悬万寻。杲杲而光无停晷,炎炎而色欲流金。始素波而将涤,倏黄道而是临。信终古而不昧,长曜景于天心。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漢語大詞典》:蜃气(蜃氣)
亦作“蜄气”。 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臺,广野气成宫闕然。”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遥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沉浮,疑诸蜃气,夕復显晦,乍若潜火。”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会母》:“谩委蛇 淄青 道,万里晴光重照,会见波恬蜃气销。”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如蜃气所成的楼阁。”
《分类字锦》:疑映蜃楼(疑映蜃楼)
苏味道 雾诗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分类:
《國語辭典》:海市蜃楼(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种物理现象。以字义而言,蜃是指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蛟龙》。实际上,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远处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亦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海楼」、「蜃楼」、「蜃楼海市」。
《國語辭典》:蜃楼海市(蜃樓海市)  拼音:shèn lóu hǎi shì
参见「海市蜃楼」条。如:「名利地位、荣华富贵,到头来也不过是蜃楼海市,一场幻梦而已。」
《國語辭典》:海市蜃楼(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种物理现象。以字义而言,蜃是指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蛟龙》。实际上,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远处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亦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海楼」、「蜃楼」、「蜃楼海市」。
《漢語大詞典》:蜃楼山市(蜃樓山市)
即海市蜃楼。 清 方以智 《东西均·扩信》:“ 何何氏 有扩信之密诀曰:‘……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参见“ 海市蜃楼 ”。
分類:海市蜃楼
《國語辭典》:海市蜃楼(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种物理现象。以字义而言,蜃是指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蛟龙》。实际上,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远处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亦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海楼」、「蜃楼」、「蜃楼海市」。
《漢語大詞典》:蜃阁(蜃閣)
即蜃楼。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宋 江洵 《灯下闲谈·坠井得道》:“蜃阁排空,风定而鸳鸯冉冉;虹梁展处,雨收而鬐鬣峨峨。”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 柳子 无妻, 张生 寡侣,两人义合同居。有龙宫二女,蜃阁凭虚,忽遇仙人接引,心肯处四偶相俱。”参见“ 蜃楼 ”。
分類:蜃楼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漢語大詞典》:蜃阙(蜃闕)
即蜃楼。 唐 许敬宗 《奉和春日望海》:“惊涛含蜃闕,骇浪掩晨光。”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望海》词:“蜃闕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参见“ 蜃楼 ”。
分類:蜃楼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漢語大詞典》:蜃台(蜃臺)
即蜃楼。 明 徐开任 《咏史》:“ 徐市 避 秦 虐,驾言泛仙槎。楼船载童女,浮海以为家。蜃臺起都邑,鮫室艺桑麻。”参见“ 蜃楼 ”。
分類:蜃楼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漢語大詞典》:蜃气楼(蜃氣樓)
即蜃楼。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十:“接连着好几天都是晴天,地面干燥得就和沙漠一样。 武昌城 远远地在阳炎中横陈着,脚根是看不见的,白蒙蒙地好像是一座蜃气楼。” 郁达夫 《沉沦》一:“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参见“蜃楼”。
分類:蜃楼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漢語大詞典》:蜃母楼(蜃母樓)
即蜃楼。 明 高柄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乡梦多随蜃母楼,家林近入扶桑树。”参见“ 蜃楼 ”。
分類:蜃楼
《國語辭典》:蜃楼(蜃樓)  拼音:shèn lóu
参见「海市蜃楼」条。唐。白居易〈泛湓水〉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蜃楼台
【佛学大辞典】
(譬喻)内典谓之乾达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宝钥下曰:「外道狂执蜃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