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蜂愁
蜂聚
蜂王
蜂采
蜂午
蜂出
蜂子
蜂窝
蜂目
野蜂
蜂闹
蚁蜂
花蜂
蜂台
似蜂
《骈字类编》:蜂愁
郑谷 十日菊诗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有折残枝。
《國語辭典》:蜂聚  拼音:fēng jù
像蜂一样的聚集。形容人数众多。如:「像潮水般涌来的群众,蜂聚在舞台前,想要一睹巨星的光采。」
分類:纷然聚集
《國語辭典》:蜂王  拼音:fēng wáng
蜜蜂为群居昆虫,每一蜂群中,只有一只身体最大而能产卵的雌蜂,众蜂附从之。为整个蜂窝的领导者。参见「女王蜂」条。
《骈字类编》:蜂采(蜂采)
宋 欧阳修 戏书示黎教授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分类:蜂采
《漢語大詞典》:蜂午
亦作“蠭午”。 纷然并起貌。史记·项羽本纪:“今君起 江 东, 楚 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 将,为能復立 楚 之后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蠭午犹言蠭起也。众蠭飞起,交横若午,言其多也。” 司马贞 索隐:“凡物交横为午,言蠭之起交横屯聚也。故《刘向传》注云:‘蠭午,杂沓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鼇禁輟 颇 牧 ,熊軾赖 龚 黄 ,一时林莽千险,蠭午要驱攘。” 章炳麟 《封建考》:“然其官事频緐,使命蠭午,千里之赋,不足以给也。”
《國語辭典》:蜂出  拼音:fēng chū
像蜂群飞出。比喻多而杂乱。《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漢語大詞典》:蜂子
(1).即蜂。多指蜜蜂。 唐 李贺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谢贺复继》诗之三:“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 宋 道潜 《春日杂兴》诗:“粉腰蜂子尤无赖,挠遍花鬚未肯休。”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2).指火蜂。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凡今 宣州 所出蜂子,非蜜蜂也,乃山间火蜂,其色红黑,其长径寸,其大如之。”
分類:蜜蜂
《國語辭典》:蜂窝(蜂窩)  拼音:fēng wō
蜂巢。
《漢語大詞典》:蜂目
亦作“蠭目”。 眼睛像胡蜂。形容相貌凶悍。梁书·武帝纪上:“且嗣主在东宫本无令誉,媟近左右,蜂目忍人,一总万机,恣其所欲,岂肯虚坐主诺,委政朝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余昔年尝任 汀州 掌狱録,见杀母 黄曾 ,其目睛黄小而光跌宕若蜂状,则蜂目之恶逆尤验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 全 ( 李全 ), 潍州 人,鋭头蠭目,权譎善下人。”参见“蜂目豺声。”
《骈字类编》:野蜂
宋 梅尧臣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其一 野蜂衔水沫,舟子剥菱黄。
分类:野蜂
《骈字类编》:蜂闹(蜂闹)
宋 苏轼 送乔施州 鸡号黑暗通蛮货,蜂闹黄连采蜜花。
《韵府拾遗 效韵》:吴子孝词花开蜂闹草香鸟哢箫管人如织
《漢語大詞典》:蚁蜂(蟻蜂)
蚂蚁与蜂。犹言乌合之众。 清 赵翼 《诸罗守城歌》:“浸寻百日贼益訌,环数十里屯蚁蜂。”
《骈字类编》:花蜂(花蜂)
罗朋玉烛赋是烛也不假烛龙衔照之力不假花蜂经营之劳
《漢語大詞典》:蜂台(蜂臺)
(1).蜂王居处。埤雅·释虫:“蜂採取百芳酿蜜,其房如脾,今谓之蜜脾,其王之所居叠积如臺,语曰蜂臺。”参见“ 蜂房 ”。
(2).借指佛塔。远望佛塔,状如蜂房,故称。 唐 樊忱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插萸登 鷲岭 ,把菊坐蜂臺。”
《國語辭典》:蜂房  拼音:fēng fáng
蜂巢。宋。张先〈汉宫春。红粉苔墙〉词:「运紫檀,剪出蜂房。」
《韵府拾遗 冬韵》:似蜂
诗疏蜾蠃似蜂而小腰取桑虫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