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蜂窠
蜂狂
蜂媒
山蜂
雄蜂
蜂声
蜂蜜
蜂飞
蜂愁
蜂聚
蜂王
蜂采
蜂午
蜂出
蜂子
《漢語大詞典》:蜂窠
亦作“蠭窠”。
(1).即蜂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第二物,家家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蠭窠也。”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会令苍苔石,屐齿如蜂窠。”参见“ 蜂巢 ”。
(2).比喻小屋。 宋 苏轼 《赠葛苇》诗:“竹椽茆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分類:蜂巢小屋
《國語辭典》:蜂巢  拼音:fēng cháo
蜜蜂所造的巢。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赠诸客〉诗:「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漢語大詞典》:蜂狂
比喻男女间行为放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料腰肢怯处,不耐蜂狂。”参见“ 蜂狂蝶乱 ”。
《漢語大詞典》:蜂狂蝶乱(蜂狂蝶亂)
旧谓男女间行为放荡。 明王玉峰《焚香记·允谐》:“那淫奔坞,多少蜂狂蝶乱,毕竟傍谁虚度。”
《漢語大詞典》:蜂媒
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消息的人。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没奈何潜来花底,躬身拜启:望你做蜂媒,向花间递消息。”
《国语辞典》:山蜂  拼音:shān fēng
动物名。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体黑褐色,头部黄色,腹部长大有黄色环纹,尾端有毒针,吸食树汁。
《国语辞典》:雄蜂  拼音:xióng fēng
雄性的蜜蜂。由未受精的卵子发育而成。身体强壮,头圆,尾粗,翅大,无螫针。专司与蜂后交配,以繁殖后代。交配后即死亡。
《骈字类编》:蜂声(蜂声)
杜甫 诗草芽既青出蜂声亦暖游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元稹春词山元好问杏花诗 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䁔蕊闹蜂声。
《國語辭典》:蜂蜜  拼音:fēng mì
蜜蜂采取花中甘液所酿成浓稠的蜜汁,可供食用和入药。也称为「蜂糖」。
《漢語大詞典》:蜂飞(蜂飛)
(1).犹蜂舞。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鸟囀蜂飞日渐长,旅人情味悔思量。”
(2).比喻纷然并起。《隋书·高祖纪上》:“ 安陆 作衅,南通 吴 越 ,蜂飞蠆聚, 江 汉 骚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自慧日潜暉,传灯寂照,外道蚁聚,异学蜂飞,故我今者,将摧彼论。”
《骈字类编》:蜂愁
郑谷 十日菊诗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有折残枝。
《國語辭典》:蜂聚  拼音:fēng jù
像蜂一样的聚集。形容人数众多。如:「像潮水般涌来的群众,蜂聚在舞台前,想要一睹巨星的光采。」
分類:纷然聚集
《國語辭典》:蜂王  拼音:fēng wáng
蜜蜂为群居昆虫,每一蜂群中,只有一只身体最大而能产卵的雌蜂,众蜂附从之。为整个蜂窝的领导者。参见「女王蜂」条。
《骈字类编》:蜂采(蜂采)
宋 欧阳修 戏书示黎教授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分类:蜂采
《漢語大詞典》:蜂午
亦作“蠭午”。 纷然并起貌。史记·项羽本纪:“今君起 江 东, 楚 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 将,为能復立 楚 之后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蠭午犹言蠭起也。众蠭飞起,交横若午,言其多也。” 司马贞 索隐:“凡物交横为午,言蠭之起交横屯聚也。故《刘向传》注云:‘蠭午,杂沓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鼇禁輟 颇 牧 ,熊軾赖 龚 黄 ,一时林莽千险,蠭午要驱攘。” 章炳麟 《封建考》:“然其官事频緐,使命蠭午,千里之赋,不足以给也。”
《國語辭典》:蜂出  拼音:fēng chū
像蜂群飞出。比喻多而杂乱。《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漢語大詞典》:蜂子
(1).即蜂。多指蜜蜂。 唐 李贺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谢贺复继》诗之三:“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 宋 道潜 《春日杂兴》诗:“粉腰蜂子尤无赖,挠遍花鬚未肯休。”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2).指火蜂。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凡今 宣州 所出蜂子,非蜜蜂也,乃山间火蜂,其色红黑,其长径寸,其大如之。”
分類: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