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蜂起  拼音:fēng qǐ
形容像蜜蜂成群而起。《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国语辞典》:盗贼蜂起(盗贼蜂起)  拼音:dào zéi fēng qǐ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向与妃子游荡忘返,便饥馑荐臻,盗贼蜂起,都不顾著。」《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文变于上,人心怨于下,边疆不宁,盗贼蜂起。」也作「盗贼四起」。
《漢語大詞典》:蜂起云涌(蜂起雲涌)
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鲁迅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参见“ 风起云涌 ”。
《國語辭典》:风起云涌(風起雲湧)  拼音:fēng qǐ yún yǒng
1.大风起来,乌云涌现。形容气势雄伟。清。唐梦赉〈聊斋志异序〉:「下笔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
2.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发展。如:「国人学电脑的风气,风起云涌。」
《漢語大詞典》:风起云涌
见“ 风起云涌 ”。
《漢語大詞典》:风起云涌(風起雲涌,風起雲湧)
(1).大风刮起,乌云涌集。形容气势雄大。 清 唐梦赉 《〈聊斋志异〉序》:“下笔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
(2).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孙中山 《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当时结成的团体,虽然是风起云涌,有千百之多,但是不久,所有的团体,便烟消云散。”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有些会议,从午后二时起,讨论问题,研究章程,此问彼难,风起云涌,一直到七八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六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劳动大众正在风起云涌地起来,为民族的解放而英勇斗争。”亦作“ 风靡云涌 ”。 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
《高级汉语词典》:鼠盗蜂起
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
《漢語大詞典》:朋兴(朋興)
群起;蜂起。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明史·阉党传序:“迨 神宗 末年,讹言朋兴,羣相敌讐,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 清 许守微 《论国粹无阻于欧化》:“ 希腊 诸贤,学派朋兴,沿流溯始,灌溉全 欧 。”
分類:群起蜂起
《漢語大詞典》:蜂生
犹蜂起。《英烈传》第三回:“目今盗贼蜂生,各处征讨的官兵,没一个奏凯。”
分類:蜂起
《漢語大詞典》:蜂骇(蜂駭)
犹蜂起。《文选·陆机〈辨亡论上〉》:“皇纲弛紊,王室遂卑,於是羣雄蜂骇,义兵四合。” 李善 注:“广雅曰:骇,起也。” 唐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今且无罪受戮,其怨必甚;怨甚惧诛,必蜂骇 西山 。”
分類:蜂起
《国语辞典》:群起  拼音:qún qǐ
蜂起,一致起来。如:「王莽施政无当,刘秀等人举兵起义,有志之士群起响应。」
《漢語大詞典》:腾辞(騰辭)
谓责难蜂起。《淮南子·缪称训》:“ 子产 腾辞,狱繁而无邪。” 高诱 注:“腾,传也。 子产 作刑书,有人传词詰之。繁,多也。狱虽益多而下无邪也。”
分類:责难蜂起
《漢語大詞典》:蜂兴(蜂興)
亦作“蠭兴”。 犹蜂起。 明 张居正 《与李太仆渐庵论治体》:“牛驥以并驾而俱疲,工拙以混吹而莫办,议论蠭兴,实绩罔效,所谓怠则张而相之之时也。”
分類:蜂起
《漢語大詞典》:蜂启
亦作“蠭啟”。 犹蜂起。隶释·汉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四百年之际,变异蠭启。” 洪适 释:“以蠭启为蜂起。”
分類: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