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凶横(凶橫)  拼音:xiōng hèng
残暴蛮横。《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贼龛凶横,陵虐具区,阻兵安忍,凭灾怙乱。」
《漢語大詞典》:强犷(强獷)
亦作“彊獷”。 蛮横凶悍。晋书·杨佺期传:“ 佺期 沉勇果劲,而兄 广 及弟 思平 等皆强獷粗暴。”南齐书·州郡志上:“北垂萧条,士气彊獷,民不识义,唯战是习。”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八:“陶顽铸强獷,枉费尘与糠。”明史·广西土司传三·泗城:“ 豹 强獷如此,宜调兵擒捕,明正典刑。”
分類:蛮横凶悍
《漢語大詞典》:横人
蛮横的人。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五章:“大家看见的,踩了我,还骂我……好个横人,哪像吃油盐长大的!” 许杰 《七十六岁的祥福》:“但是横人也有他自己的直道理的。”
分類:蛮横
《漢語大詞典》:凶愎
(1).蛮横固执。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常先》:“ 张常先 者, 嵇仲 枢密弟三子,凶愎不逊。”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嘉泰制词》:“日者 宗相 当国,凶愎自用,论者指为大姦似矣。”
(2).指蛮横固执的人。新唐书·宦者传序:“祸始 开元 ,极於 天祐 ,凶愎参会,党类歼灭,王室从而溃丧。”
《漢語大詞典》:顽悍(頑悍)
蛮横强悍。《增修诗话总龟》卷二七引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戚纶 密学 初仕为 吉州 太和 令,里俗顽悍,喜结诬讼。”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兼之风俗顽悍,素喜鬭争,并不知礼让为何物。”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近来竭 清 廷諭改之力, 日 英 胁迫之威, 赵 抚 张 臬毅行之苦意,仅乃改革而廓清之,亦足见 湘 人顽悍之力大矣。”
《國語辭典》:悍妒  拼音:hàn dù
蛮横无理且好嫉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妻当日悍妒,做了这事,而今见夫无嗣,也有些惭悔哀怜,巴不得是真。」
分類:蛮横妒忌
《漢語大詞典》:暴主
(1).暴虐的君主。管子·七臣七主:“暴主迷君非无心腹也,其所取舍非其术也。” 宋 秦观 《国论》:“若以功业言之,则 始皇 之英伟杰特又非 武帝 之可比也,然而万世之下号 始皇 为暴主,称 武帝 为贤君。”《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故 桀 、 紂 、 嬴政 、 杨广 ,所以称为暴主者,以其不行仁政而有损於民也。”
(2).泛指凶恶蛮横的人。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孩子﹞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漢語大詞典》:放横
恣意蛮横。后汉书·袁绍传:“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晋 陆云 《国人兵多不法启》:“国人兵放横,多行非法。”南史·刘义宗传:“﹝ 义宗 ﹞坐门生 杜德灵 放横打人,入 义宗 第蔽隐,免官。” 明 唐顺之 《施推官墓志铭》:“时值猺酋放横,上官以公口辨,遣入谿峝中諭酋。”
分類:恣意蛮横
《漢語大詞典》:横强
蛮横倔强。 吴组缃 《山洪》一:“迎面碰着 鸭嘴山 ,屹然高耸,突出着丑怪的岩石,好像遇着一个横强的好汉。”
《漢語大詞典》:叫横
说蛮横的话;耍蛮横。例如:你没有本事就得认输,不必跟我叫横。
分類:蛮横
《國語辭典》:风泼(風潑)  拼音:fēng pō
疯疯癫癫的。《西游记》第三二回:「你这个风泼和尚,忒没道理。」
分類:蛮横
《漢語大詞典》:狡横
狡诈蛮横。明史·高杰传:“ 得功 终不欲为 杰 后劲,而 泽清 尤狡横难任。”明史·四川土司传二·播州宣慰司:“ 斌 狡横,不受两司节制。”
分類:狡诈蛮横
《國語辭典》:撒赖(撒賴)  拼音:sā lài
赖皮不认帐或蛮横不讲理。《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解元!此词便是那夜来撒赖秀才写的。」《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撒赖便怕你不成!就是死了,也费得我几两银子,不为大事。」也作「耍赖」。
《漢語大詞典》:生犷(生獷)
蛮横不驯。周书·达奚寔传:“山 氐 生獷,不供赋役,歷世羈縻,莫能制御。”
分類:蛮横
《漢語大詞典》:顽横(頑横)
顽劣蛮横。 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传·康广仁》:“手创学规,严整有度,虽极顽横之童子,戢戢奉法惟谨。”
分類:顽劣蛮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