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蛩 → 蛬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尔雅》卷七《释地》
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蚷虚比,为邛邛蚷虚啮甘草,即有难邛邛蚷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子虚赋》:「辚邛邛,辚距虚。」
《说苑》卷六《复恩》
孔子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齧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蟨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蟨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
《漢語大詞典》: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当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 唐
韩愈 《醉留东野》诗:“低头拜 东野 ,愿得终始如駏蛩。” 清
钱谦益 :“駏蛩一相背,嚙负徒仿佯。” 清
张五典 《示吏》诗:“里豪蠹吏共利藪,駏蛩狼狈相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