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蛟
古代传说中指以魔力兴风作浪的蛟龙。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夫神蛟济於渊,而凤鸟乘於风,圣人因於时。”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高巖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漢語大詞典》:蛟鲸(蛟鯨)
蛟龙与鲸鱼。亦泛指巨大的水中动物。《关尹子·七釜》:“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溺,身冥矣可以席蛟鲸。” 唐 元稹 《虫豸诗·〈蚁子〉之二》:“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宋 陆游 《寄太湖隐者》诗:“有时跨蛟鲸,指挥雷雨奔。”
《漢語大詞典》:蛟鼋(蛟黿)
蛟龙与大鳖。泛指水族。 宋 范仲淹 《淮上遇风》诗:“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 元 吴莱 《送俞观光学正赴调京师》诗:“ 大江 有路通 淮州 , 汴河 急下蛟黿愁。”
分類:蛟龙水族
《漢語大詞典》:蛟穴
蛟龙穴居之处。 明 王士性 《广志绎·江南诸省》:“然 江 右所称蛟蹟非一,如 丰城 城东西有二蛟穴,其中积水,四时不竭,旧传蛟精常蛰於此, 旌阳 以符呪逐之。 饶州 城南 江 中有蛟穴,五日,乡人於此竞渡,俗称怀蛟水。”
分類:蛟龙穴居
《漢語大詞典》:蛰鳞(蟄鱗)
藏伏的蛟龙。喻潜藏的志士。《轰天雷》第九回:“潜蛟本有拏云志,谁使春雷起蛰鳞。”
《漢語大詞典》:蛟兕
蛟龙与兕牛。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而丧其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豺虎相临,蛟兕俱退。”
分類:蛟龙兕牛
《漢語大詞典》:蛟炉
铸有蛟龙图案的香炉。 唐 顾况 《高祖受命造唐赋》:“袭蛟鑪之馥馥,叠鼉鼓之鏜鏜。”
《漢語大詞典》:蜿蝉(蜿蟬)
(1).蛟龙盘屈貌。 汉 王逸 《九思·守志》:“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陞云。”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金匏既动,望蜿蝉之游龙。”
(2).指萦回屈曲。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而蜿蝉迤邐,千里始尽,不测其气脉之所终。”
《漢語大詞典》:蛟凤(蛟鳳)
蛟龙与鸾凤。比喻杰出的人。晋书·文苑传论:“ 君章 ( 罗含 )耀 湘 中之宝,挺 荆楚 之材,梦鸟发乎精诚,岂独日者之蛟凤!”
《漢語大詞典》:鲲龙(鯤龍)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蛟龙。南齐书·张融传:“雕隼飞而未半,鯤龙趠而不逮。” 唐 元结 《引极诗·怀潜君》:“思假鳞兮鯤龙,激沆浪兮奔从。”
分類:大鱼蛟龙
《国语辞典》:蛟妾  拼音:jiāo qiè
神话传说中夏桀的姬妾。由蛟龙化身而成。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表面逢迎谄媚,内心却十分凶恶的人。宋。汪元量〈杭州杂和林石田〉诗二一首之一四:「江春蛟妾舞,塞暖雁奴归。」
《漢語大詞典》:蜃风(蜃風)
谓蛟龙掀起的风。 元 鲜于必仁 《普天乐·远浦帆归》曲:“轻帆走蜃风,柔櫓闲鲸浪。”
分類:蛟龙掀起
《漢語大詞典》:黑蛟螭
比喻墨汁。因其黑色,挥笔书写蜿蜒如蛟龙,故称。 清 魏源 《寰海》诗之十:“愁絶钓鼇沧海客,墨池冻卧黑蛟螭。”
《国语辞典》:擒虎拿蛟  拼音:qín hǔ ná jiāo
捉拿猛虎和蛟龙。比喻制服强敌。《孤本元明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国语辞典》:擒龙缚虎(擒龙缚虎)  拼音:qín lóng fú hǔ
捉拿蛟龙,绑缚猛虎。比喻制服强敌。明。沈璟《义侠记》第二七出:「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避。」也作「擒龙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