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虎蛇
黑蛇
蟒蛇
灵蛇珠
文蛇
蛇迹
蛇衔
疑蛇
蛇鬼
丹蛇
蛇添足
蛇腾
蛇蛇
蛇绕
蛇见
《骈字类编》:虎蛇
易林东遇虎蛇牛马奔惊道绝不通商困无功
《漢語大詞典》:黑蛇
(1).黑色的蛇。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有老僧斋罢,见一黑蛇上刹前李树,食其子焉。”
(2).比喻铁杖。 宋 苏轼 《铁拄杖诗》:“ 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分類:黑色
《國語辭典》:蟒蛇  拼音:mǎng shé
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一种大型蛇类,无毒,体长六公尺馀。有鳞,体黄褐色,腹白,背面有云状斑纹,多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捕食兽类,能吞食二十至三十斤的哺乳动物。也称为「蚺蛇」、「髯蛇」。
分類:大蛇一丈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漢語大詞典》:文蛇
文彩斑烂的大蛇。《文选·张协〈杂诗〉之八》:“ 闽 越 衣文蛇, 胡 马愿度 燕 。” 李善 注:“ 苏武 书曰:‘ 越 人衣文蛇, 代 马依北风。’” 晋 左思 《蜀都赋》:“屠麖麋,翦旄麈,带文蛇,跨彫虎。”陈书·卢思道传:“近通旨酒,远贡文蛇。”
分類:文彩大蛇
《漢語大詞典》:蛇迹
旧谓被毒蛇咬过而含有蛇毒的草木。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螫,嚙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人樵採,设为草木所伤刺者亦杀人,毒甚於蝮啮,谓之蛇迹也。”
《漢語大詞典》:蛇衔(蛇銜)
亦作“虵衔”。
(1).即蛇含。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餘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蛇含﹝集解﹞引 陶弘景 曰:“蛇衔处处有之。有两种,并生石上,亦生黄土地。当用细叶有黄花者。”参见“ 蛇含 ”。
(2).谓蛇衔珠报恩。典出《淮南子·览冥训》“ 隋侯 之珠” 汉 高诱 注:“ 隋侯 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 隋侯 之珠,盖明月珠也。” 宋 薛季宣 《读邸报》诗:“豺祭如生兽,虵衔欲报珠。”
《漢語大詞典》:蛇含
(1).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倾卧。全株有伏毛。叶多为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小花黄色,成聚伞花序。中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化痰之功效。主治蛇虫咬伤、痈肿、溃疡等症。又称蛇衔。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蛇含
(2).见“ 蛇含石 ”。
《漢語大詞典》:疑蛇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 杜宣 饮于上司 应郴 家,“北壁有悬赤弩,照於杯中,其形如蛇”。 杜 甚恶之,但不敢不饮。回家即病,久治不愈。 应 知之,即招 杜 “於故处设酒,杯中故復有蛇”。经 应 说明, 杜 意遂释,病顿愈。亦见晋书·乐广传,谓 乐 宴客事。后以“疑蛇”谓因疑虑而引起的误解。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盗乌悬察,疑蛇立辨。”
分類:上司
《漢語大詞典》:蛇鬼
蛇化的鬼魅。 元 杨维桢 《古潮图》诗:“刼灰欲死蛇鬼穴, 婆留 朽铁犹争雄。”
分類:鬼魅
《漢語大詞典》:丹蛇
赤色的长蛇。古代诗文中多用于描述炎旱苦热。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丹蛇踰百丈,玄蜂盈十围。”云笈七籤卷五五:“丹蛇者,日之精也。” 明 何景明 《忧旱赋》:“诧丹蛇之十围兮,恐文蜮之射人。”
《漢語大詞典》:蛇添足
犹蛇足。 清 陈维嵩 《满江红·送叶桐初还东阿即次其与曹雪樵倡和原韵》词:“富与贵,蛇添足。”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下:“恐方幅不足而不合於格,於是多方拖沓以扩之,是蛇添足也。”参见“ 蛇足 ”。
《國語辭典》:蛇足  拼音:shé zú
比喻多馀无用。参见「画蛇添足」条。《文明小史》第二回:「心想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
《骈字类编》:蛇腾(蛇腾)
论衡燕飞轻于凤凰兔走疾于麒麟蛙跃躁于灵龟蛇腾便于神龙 成公绥螳螂赋见鹤击下
《國語辭典》:蛇蛇  拼音:yí yí
浅薄、自大誇张。《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分類:浅薄自大
《骈字类编》:蛇绕(蛇绕)
晋书李雄载记母罗氏因汲水忽然如寐梦大蛇绕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 山海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拜新序晋献公太子之至灵台蛇绕左轮御曰太子下 吾闻吾君之子蛇绕左轮者速得国太子遂不行返乎舍
《骈字类编》:蛇见(蛇见)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适逢脩蛇见,瞋目光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