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投蚓
   
蛇蚓集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7~
制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可足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誇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简释

春蚓秋蛇:喻书法拙劣。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于云。”

典故
秋蚓
 
秋蛇春蚓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7~
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國語辭典》:蚯蚓  拼音:qiū yǐn
动物名。环节动物门贫毛纲。体圆而细长,环节很多,钻土成穴,使土壤疏松,有益于农事。也称为「地龙」、「土龙」、「曲蟮」、「蛐蟮」、「蜿蟺」。
《骈字类编》:春蚓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 其四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漢語大詞典》:蚓窍(蚓竅)
(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 唐 韩愈 轩辕 弥明 《石鼎联句》:“时於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宋 刘克庄 《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 般输 ,蚓窍何堪和大儒。”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者而与臺阁之事,蚓窍蝇鸣,岂谐《韶》《頀》。”
(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清 曹寅 《集唐诗跋》:“所谓奋虫臂者不足以示 晋鄙 之椎,矜蚓窍者不足以喻驱山之鐸。” 清 赵翼 《题〈敦拙堂诗集〉》诗:“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窍。” 金一 《心声》:“腐音溼响,纤态仄调;讋鲸呿於蛙鸣,谐凤吹於蚓窍。”
《漢語大詞典》:蛇蚓
(1).蛇与蚯蚓。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惊魂见蛇蚓,触嗅值虾蟛。”
(2).比喻书写的文字。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二:“晴牎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王十朋 集注引 程縯 曰:“ 唐太宗 论 萧子云 书,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宋 陈与义 《玉延赋》:“起援笔而三叫,驱蛇蚓以纵横。”
《漢語大詞典》:蛙蚓
蛙与蚯蚓。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况余居低下,本是蛙蚓窟。” 宋 苏轼 《秋阳赋》:“菌衣生于器用,蛙蚓行于几席。” 元 马祖常 《石田山居》诗之二:“墙根杂蛙蚓,拟买繫篱船。”
分類:蚯蚓
《骈字类编》:蚓鸣(蚓鸣)
龚璛诗见鸠唤下
《骈字类编》:秋蚓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 初如巨绳缠,忽似秋蚓跃。
《漢語大詞典》:蚓结(蚓結)
像蚯蚓一样屈曲。语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蚯蚓结。” 宋 曾巩 《道山亭记》:“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鏤。”
分類:蚯蚓屈曲
《漢語大詞典》:蝼蚓(螻蚓)
亦作“ 螻螾 ”。
(1).蝼蛄与蚯蚓。 汉 扬雄 《法言·问道》:“ 申 韩 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貍螻螾,不膢腊也歟?”
(2).喻平庸无能的小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螻蚓。”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张超然上舍》:“喜君才华最秀出,餘子螻蚓徒嘵嘵。” 清 唐孙华 《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漢語大詞典》:蜗蚓(蝸蚓)
蜗牛与蚯蚓。亦喻微小的事物。 唐 贾至 《议杨绾条奏贡举疏》:“夫以蜗蚓之饵,杂垂沧海,而望吞舟之鱼至,不亦难乎?” 金 景覃 《天香》词:“閒阶土花碧润,缓芒鞋恐伤蜗蚓。”
《漢語大詞典》:寒蚓
蚯蚓。 宋 苏轼 《舟中夜起》诗:“暗潮生渚弔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蚯蚓
分類:蚯蚓
《漢語大詞典》:蚯蚓窍(蚯蚓竅)
蚯蚓藏身的洞穴。谓石鼎之孔洞。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 韩退之 与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云:‘时於蚯蚓窍,鸣作苍蝇声。’后人乃云:‘茶鼎号声蚓,香盘火度萤。’句虽工,然蚯蚓安得有声,盖不熟玩 韩 诗耳。 退之 盖谓鼎中汤鸣如苍蝇之声,非谓如蚯蚓之声也。蚯蚓窍乃石鼎之窍,如蚯蚓藏身於泥中之窍耳。”
《漢語大詞典》:蚓曲
古代说传说蚯蚓夏夜能发出鸣声,其鸣声叫做蚓曲。也称“蚓笛”
《國語辭典》:春蚓秋蛇  拼音:chūn yǐn qiū shé
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如蚯蚓和蛇般弯曲。宋。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五首之四:「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漢語大詞典》:春蚓笔(春蚓筆)
形容灵巧柔美的画笔。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二:“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