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明虾(明蝦)  拼音:míng xiā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身长十五到二十釐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产于黄海和渤海湾中。也称为「对虾」。
《骈字类编》:虾磔(虾磔)
陈希声 桑眼蟆含青蓓小,麦须虾磔翠芒轻。
《骈字类编》:虾蝇(虾蝇)
宋 陈造 次韵徐秀才十首 其三 纤钩饵虾蝇,但取浮阳嗅。
《漢語大詞典》:虾蟹眼(蝦蠏眼)
茶汤初滚时泛起的小气泡。初似虾眼,渐大似蟹眼,故称。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自煎虾蠏眼,同瀹鷓鴣斑。”参见“ 虾眼 ”、“ 蟹眼 ”。
《骈字类编》:虾碗(虾碗)
刘潜北使还与永丰侯书稚子出迎善邻相劳倦握蟹螯亟覆虾碗每取朱颜略多自醉
《漢語大詞典》:虾头杯(蝦頭盃)
见“ 虾头盃 ”。
亦作“ 虾头杯 ”。 用红虾等大虾头的甲壳制成的杯子。 唐 段公路 北户录·红虾:“红虾出 潮州 、 潘州 、 南巴县 ,大者长二尺,土人多理为盃……《名苑》云, 广州 献虾头盃, 简文 将盛酒,无故自跃,乃不復用。” 宋 窦革 酒谱·饮器:“南史有虾头杯,盖海中巨虾,其头甲为杯也。”
分類:甲壳杯子
《骈字类编》:虾蟛(虾蟛)
唐 韩愈 城南联句 惊魂见蛇蚓,触嗅值虾蟛。
《漢語大詞典》:虾女(蝦女)
(1).传说 长须国 虾王之女。 宋 陶谷 清异录·水晶人:“二三友买得虾蟹具饌,语及 唐 士人逆风至 长须国 ,娶虾女事。坐客 谢秉冲 曰:‘虾女岂不好,白角衫裹箇水晶人。’满筵无不大笑。”参见“ 虾王 ”。
(2).方言。 广东 一带称渔家女孩。《羊城晚报》1982.3.7:“昨天, 广州 的街头上又发生了一宗新闻-- 南海县 四个十岁以下的虾女,悄悄离家前来省城 广州 ,结果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
《漢語大詞典》:虾王(蝦王)
传说中的虾中之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龙王笑曰:‘客固为虾所魅耳。吾虽为王,所食皆稟天符,不得妄食,今为客减食。’乃令引客视之,见铁鑊数十如屋,满中是虾。有五六头色赤,大如臂,见客跳跃,似求救状。引者曰:‘此虾王也。’士人不觉悲泣。龙王命放虾王一鑊,令二使送客归中国。”
《國語辭典》:虾米(蝦米)  拼音:xiā mi
1.去壳晒乾的虾肉。也称为「米虾」。
2.小虾子。
《漢語大詞典》:虾蟆柝(蝦蟇柝)
虾蟆更。 清 赵翼 《陈绳武寓斋宴集》诗:“何当禁断虾蟆柝,窟室长酣不晓天。”参见“ 虾蟆更 ”。
《漢語大詞典》:虾蟆更(蝦蟆更)
(1).击木柝警夜。以柝声似虾蟆叫,故称。 五代 张蠙 《钱唐夜宴留别郡守》诗:“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柝:“今击木为声,以代更筹者是,俗曰虾蟆更。”
(2). 宋 时宫中称五更以外的六更。 宋 周遵道 《豹隐纪谈》:“盖内楼五更絶,柝鼓变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者也。外方则谓之攒点云。”
《骈字类编》:虾龙(虾龙)
苏轼峻灵王庙碑铭小大逍遥远虾龙鶢鶋安栖不避风
《漢語大詞典》:虾酱(蝦醬)
用虾做成的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作虾酱法,虾一斗,饭三升为糝,盐一升、水五升,和调日中曝之,经春夏不败。”
《骈字类编》:虾湖(虾湖)
唐 李白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漢語大詞典》:虾虹(蝦虹)
指彩色的云气。虾,通“ 霞 ”。史记·天官书:“夫雷电、虾虹、辟歷、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故候者无不司之。”
分類:彩色云气
《漢語大詞典》:虾姑(蝦姑)
虾的一种。形似虾而扁,第二对胸肢特大,很像螳螂的前足。俗称螳螂虾。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虾姑状若蜈蚣,管虾。” 清 施鸿保 《闽杂记》:“虾姑,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背青腹白,足在腹下,大者长及尺,小者二三寸,喜食虾。”
分類: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