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灵(山靈)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國語辭典》:蝴蝶  拼音:hú dié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头上有对复眼,二只单眼,复眼间细长的触角司感觉。头下方的口器,可伸长吸食花蜜。胸部著生三对步行脚,两对翅膀。生长周分为卵、幼虫(毛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种类繁多,约有九万种,分布世界各地。也作「蚨蝶」、「胡蝶」。
《國語辭典》:蟋蟀  拼音:xī shuài
1.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也称为「懒妇」、「蛐蛐儿」、「趋趋」、「促织」、「吟蛩」、「王孙」。
2.《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國語辭典》:蜻蜓  拼音:qīng tíng
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身体细长,头部有复眼一对,胸部背面有膜质翅两对。生活于水边,捕食蚊蝇为生,是一种益虫。雌的以尾点水产卵水中。幼虫为水虿。也称为「青蛉」。
《國語辭典》:蠹鱼(蠹魚)  拼音:dù yú
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國語辭典》:络纬(絡緯)  拼音:luò wěi
动物名。一种昆虫。似蚱蜢但比较大,色黑,有数重翅膀。常在夏季的夜晚振翅作声,鸣声急促似纺丝。也称为「络丝娘」、「莎鸡」。
《漢語大詞典》:胡蝶
(1).亦作“ 胡蜨 ”。同“ 蝴蝶 ”。昆虫名。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 陈思 之文,羣才之俊也,而《武帝誄》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於胡蝶,永蛰颇疑於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 唐 刘沧 《经古行宫》诗:“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 宋 苏轼 《作诗寄王晋卿》:“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胡蜨作团飞。”
(2).蜻蜓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一本作“ 蝴蝶 ”,并同。
《國語辭典》:苍蝇(蒼蠅)  拼音:cāng yi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双翅目。体似家蝇而苍黑,头部黑,复眼红色,胸背有纵纹四条,体侧有粗硬毛,腹蓝分四环节,多毛。脚密生粗毛,后肢特长。夏时最多,纷集于腐臭物体上。也称为「蝇子」。
《國語辭典》:青蝇(青蠅)  拼音:qīng yí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青蝇,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刺谗人之诗。首章二句为:「营营青蝇,上于樊。」
《國語辭典》:螳螂  拼音:táng láng
动物名。一种昆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全身呈绿色或土黄色,体长,腹部肥大,头三角形,前胸延长如颈,前肢作镰形,有棘刺,便于捕获他虫。因捕食害虫,有益农业,属益虫。也称为「刀螂」、「天马」。
《國語辭典》:青蚨  拼音:qīng fú
1.一种虫。形似蝉而稍大,可食用。取其子,母必飞来。
2.传说以母青蚨或子青蚨的血涂钱,钱用出去还会回来。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后遂成为钱的代称。《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警世通言。卷三十。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倘有四方明医,善能治疗者,奉谢青蚨十万。」
分類:青蚨虫名
《國語辭典》:怪哉  拼音:guài zāi
非常奇怪。《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怪哉!怪哉!此卦恰与张尚书家的命数,正相符合。」
《國語辭典》:莎鸡(莎雞)  拼音:shā jī
络纬的别名。参见「络纬」条。
《國語辭典》:蜜蜂  拼音:mì fēng
泛指膜翅目蜜蜂科昆虫。头部有两个大复眼和三个单眼,视力强,有一对能感受气味的触角。社会性昆虫,居于蜂巢中,成员分工蜂、蜂王和雄蜂三级。工蜂与蜂王有毒刺,能螫人。也称为「蜡蜂」。
《國語辭典》:宵行  拼音:xiāo xíng
1.夜行。《周礼。秋官。司寤氏》:「禁宵行者、夜游者。」
2.萤虫夜飞。《诗经。豳风。东山》:「町疃鹿场,熠耀宵行。」
《國語辭典》:蟭螟  拼音:jiāo míng
一种小虫。《抱朴子。外篇。刺骄》:「蟭螟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也作「焦螟」、「鹪螟」。
分類:焦螟虫名
《漢語大詞典》:焦螟
亦作“ 焦冥 ”。 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东海有虫,巢於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犹焦螟之笑云鹏,朝菌之怪大椿。”
分類:焦螟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