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6,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虎子
乳虎
市虎
九虎
虎蹲
虎步
艾虎
分虎
暴虎
蛇虎
虎跑
顾虎头
山虎
龙虎气
虎儿
《國語辭典》:虎子  拼音:hǔ zǐ
1.老虎之子。《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元史。卷一九八。孝友列传二。石明三》:「石明三者,与母居馀姚山中。一日明三自外归,觅母不见,见壁穿而卧内有三虎子,知母为虎所害,乃尽杀虎子。」
2.比喻强健的男孩。《三国志。卷五五。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淩统》:「二子烈、封,年各数岁,权内养于宫,受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
3.马桶。《周礼。天官冢宰。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亵器。」汉。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觉腹中痛极,讨个虎子坐下,看看命绝。」
《漢語大詞典》:乳虎
(1).育子的母虎。汉书·酷吏传·义纵:“ 宁成 为 济南 都尉,其治如狼牧羊……号曰:‘寧见乳虎,无直 宁成 之怒。’” 颜师古 注:“猛兽产乳,养护其子,则搏噬过常,故以喻也。” 清 魏源 《筹海篇二》:“来如乳虎,败如鸟散,则骚在民。”
(2).初生的小虎。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无养乳虎,将伤天下。” 宋 陆游 《秋晚》诗:“老羆尚欲身当道,乳虎何疑气食牛。”《说岳全传》第五六回:“插下蔷薇有刺藤,养成乳虎自伤生。”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老年人如瘠午,少年人如乳虎。”
分類:初生育子
《國語辭典》:市虎  拼音:shì hǔ
1.比喻以无为有,惑人听闻的流言蜚语。参见「三人成虎」条。《梁书。卷五六。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2.摩托车、汽车的俗称。因其在街道上疾驰时,易于伤人,故名。
《漢語大詞典》:九虎
指 王莽 的九个将军。汉书·王莽传下:“﹝ 王莽 ﹞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后汉书·冯衍传上:“﹝皇帝﹞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后用以喻强悍之军。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朝兵减灶,夜营多鼓,箭丽六麋,锋摧九虎。” 宋 苏舜钦 《难易言》诗:“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
《骈字类编》:虎蹲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
元 贡师泰 海歌八首 其二 出得蛟门才是海,虎蹲山下待平潮。
《國語辭典》:虎步  拼音:hǔ bù
形容举动雄武。《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渊传》:「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國語辭典》:艾虎  拼音:ài hǔ
旧俗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用艾叶或布制成的虎形避邪物。多挂在房门上或佩戴在身上。《金瓶梅》第五一回:「李瓶儿正在屋里,与孩子做那端午戴的那绒线符牌儿,及各色纱小粽子儿,并解毒艾虎儿。」
《漢語大詞典》:分虎
将虎状符节的一半给受封者作为信物。谓授与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既而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國語辭典》:暴虎  拼音:bào hǔ
空手与虎搏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袒裼暴虎,献于公所。」《新唐书。卷一九○。钟传传》:「士处世尚智与谋,勿效吾暴虎也。」
《骈字类编》:蛇虎
水经注浦阳江又东北径始宁县𡻻山之成工峤峤北有𡻻浦浦口有庙庙甚灵验行人及樵伐者皆先敬焉若相侵窃必为蛇虎所伤
《骈字类编》:虎跑
明一统志虎跑泉在杭州府城西南虎跑寺旧传性空禅师尝居大慈山无水忽有神人告曰明日当有水是夜二虎跑地泉涌出故名三又虎跑泉在宁波府天童寺前
又滁州城南一十 里有虎跑泉桃花涧偃月洞
又又虎跑泉在瑞州府新昌县北一百二十里黄檗寺
又又虎跑井在广州府东莞县 刘乾招隐寺赋寺之东南山气森肃泉名虎跑石泓万斛张朱德润游朱方赋近有虎跑之泉远有鹤栖之峰 继有城西虎跑寺诗
《漢語大詞典》:顾虎头(顧虎頭)
东晋 画家 顾恺之 小字 虎头 ,故称。亦借指画家。 唐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诗:“何年 顾虎头 ,满壁画沧洲。” 仇兆鳌 注:“ 杜修可 曰: 顾愷之 ,小字 虎头 。”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出:“ 汉 家自恨 毛延寿 ,底事全凭 顾虎头 。” 清 戴名世 《〈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古之能传神者惟 顾 陆 , 苏子瞻 称引 顾虎头 之言推而广之。”
《骈字类编》:山虎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唐 杜荀鹤 舟行晚泊江上寺 日沈山虎出,钟动寺禽归。
《漢語大詞典》:龙虎气(龍虎氣)
(1).王气;天子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宋 陈与义 《和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参见“ 龙虎 ”。
(2).兵气;兵戎之气。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一:“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羣。”按,此指龙虎军之气。 元 王逢 《无题》诗之三:“ 滦水 天迴龙虎气, 榆林 风逐马驼声。”
(3).丹气。炼丹时产生的气。 元 叶广居 《题西泠隐居》诗:“丹井夜交龙虎气,碧霄春躡凤凰翎。”
《國語辭典》:龙虎(龍虎)  拼音:lóng hǔ
1.比喻杰出的人物。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
2.道家称水火为「龙虎」。《真龙虎九仙经》:「凡修道造金丹,须凭龙虎,水火也。」
3.术数用语。指墓旁左右的二砂。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明。缪希雍《葬经翼。四兽砂水篇七》:「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
《国语辞典》:虎儿(虎儿)  拼音:hǔ ér
谜语。《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纂作的还说不够,编虎儿,编笑话儿,这不可恶么?」
分类:谜语